天順癸未夏大司空南宮白公省堂之後以盆池植蓮數本六月中旬有花亭亭出水間世傳植蓮鬚穀雨前過此而植則無花惟
中臺臺下石池蓮,偏得純陽氣脈先。
開出好花香十里,留爲清賞集羣賢。
風搖翠蓋斜擎露,水護紅幢細引泉。
賓主相忘看不厭,酬杯猶儗碧筒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臺:指朝廷,表重要的政府機構或職位。此詩中臺似指前文提及的大司空的職位或辦公之地。
- 純陽氣脈:象徵生機、活力和吉祥的氣息或力量。
- 翠蓋:指荷葉。
- 紅幢(chuáng):指荷花。
- 儗(nǐ):比擬,此處指類似的意思。
- 碧筒傳:一種飲酒的方式,將荷葉當作酒杯,把美酒倒入荷葉中,人們從荷葉中吸酒,是一種風雅的飲酒方式。
翻譯
在中臺臺下的石池裏種着蓮花,它們偏偏先獲得了純正的陽氣和良好的生機。蓮花綻放後,香氣飄散到十里之外,留下來成爲衆人清雅觀賞的對象。風吹動着荷葉,荷葉傾斜着承接露水,水呵護着荷花,荷花像細流一樣被引入池中。賓客和主人都陶醉其中,看不厭這美景,飲酒的興致彷彿就像用荷葉當酒杯傳酒那樣高雅。
賞析
這首詩以中臺臺下的石池蓮爲描寫對象,通過對蓮花生長環境、花朵香氣、荷葉姿態以及衆人觀賞的情景的描繪,展現出一種生機勃勃、清新雅緻的畫面。詩中用「偏得純陽氣脈先」賦予蓮花一種特殊的生命力和吉祥寓意,「開出好花香十里」形象地寫出了蓮花的香氣濃郁,「風搖翠蓋斜擎露,水護紅幢細引泉」則細膩地刻畫了荷葉與荷花在風中搖曳、在水中生長的姿態,富有動態美。最後「賓主相忘看不厭,酬杯猶儗碧筒傳」則表現出人們在欣賞美景時的陶醉和愉悅,以及這種場合的高雅情趣。整首詩意境優美,語言生動,既描繪了蓮花的美麗,也烘托出了一種和諧美好的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