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國溪上四首

· 魏觀
轇轕山環水,沿洄水繞山。 鳥啼山翠裏,人語水聲間。 茅屋連溪塢,鬆舟系淺灣。 村翁驅犢處,溪女得魚還。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轇轕(jiāo gé):形容交錯、雜亂的樣子。
  • 洄(huí):水流回旋。
  • 塢(wù):地勢周圍高而中央凹的地方。
  • 犢(dú):小牛。

翻譯

山巒與水流相互交錯環繞,河水沿着山勢迂迴流淌,山又圍繞着水。鳥兒在翠綠的山間啼叫,人們的話語聲在潺潺的水聲間迴盪。茅屋連接着溪邊的山坳,松木制的小船系在淺淺的水灣處。村中的老翁驅趕着小牛的地方,溪邊的女子捕魚後歸來。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寧國溪上的美麗景色和寧靜的鄉村生活。詩中通過「轇轕」「沿洄」等詞,生動地表現了山水相依、相互環繞的景象。「鳥啼山翠裏,人語水聲間」兩句,以鳥啼和人語襯托出山水間的生機與寧靜,營造出一種清幽的意境。茅屋、溪塢、鬆舟等元素,展現了鄉村的古樸與自然。最後兩句通過描寫村翁驅犢和溪女得魚的場景,進一步體現了鄉村生活的恬靜和祥和。整首詩語言簡潔,意境優美,讓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和鄉村生活的寧靜與愜意。

魏觀

元明間湖廣蒲圻人,字杞山。元末隱居蒲山。朱元璋下武昌,聘授平江學正,累遷兩淮都轉運使,入爲起居注,受命侍太子讀書,授諸王經。遷國子祭酒。以老乞歸。五年,以薦出知蘇州府,盡改前守苛政。旋以改張士誠廢宮(即元府治舊址)爲府治,觸太祖怒,與名士高啓同時被殺。有《蒲山牧唱》、《蒲山集》。 ► 5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