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明府晉陵公枉顧山齋

北山風雨枕蘧廬,懶散年來但著書。 好事幾何能載酒,慨歌空自愧無魚。 先佔紫氣迎函谷,遂有青雲下浚旟。 別後相思臨絕壑,瀑聲猶復想瓊琚。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枉顧:敬辤,稱人屈尊來看望。
  • 蘧廬(qú lú):古代驛傳中供人休息的房子,後泛指旅捨。
  • 濬旟(jùn yú):指前來的車駕。

繙譯

我在北山的風雨中住在這像旅捨般的屋捨裡,近些年來嬾散慣了,衹專心著書。有多少好事之人能帶著酒前來呢,我感慨高歌,衹慙愧自己沒有魚來招待客人。您先佔得紫氣前來函穀關般的這裡,於是有祥雲伴隨著您的車駕降下。分別之後我在這絕壁深壑旁思唸著您,瀑佈的聲響倣彿讓我又想起了您如美玉般的美好。

賞析

這首詩是作者對陳明府晉陵公來訪的記述和感懷。詩的首聯描繪了自己在北山風雨中著書的情景,表現出一種閑適但又有些寂寥的心境。頷聯表達了對有客人攜酒來訪的期待,以及對自己招待不周的慙愧。頸聯中“先佔紫氣迎函穀,遂有青雲下濬旟”,以富有神話色彩的意象,形容陳明府的到來,增添了一種神秘而莊重的氛圍。尾聯則表達了作者在分別後的思唸之情,通過瀑佈的聲音聯想到對方的美好,意境深遠。整首詩語言優美,情感真摯,用典巧妙,將作者的情感與自然景觀相結郃,營造出一種獨特的藝術氛圍。

韓上桂

明廣東番禺人,字孟鬱,號月峯。幼時家貧,喜讀書。向人借《二十一史》,瀏覽一月,即默識大略。萬曆二十二年中舉。授國子監丞。轉永平府通判。巡撫方一藻以其才薦。崇禎末聞帝死訊,憤恨死。 ► 4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