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劉覲國助教

十年燈火共談經,意氣相親不論形。 蟬蛻已看離濁界,鷽棲空自笑南溟。 頻移鱔席原推望,久挫鉛刀且就硎。 載酒問奇容任達,竹林今見草玄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蟬蛻:本指蟬蛻殼,常比喻擺脫塵世的束縛。(蟬,讀音:chán)
  • (xué):一種像山雀而小的鳥,這裏比喻目光短淺的人。
  • 南溟:南方的大海。
  • 鱔席:鱔魚皮所制的革席。這裏借指高位。
  • (xíng):磨刀石。

翻譯

我們一同在燈火下研讀經典已經十年了,彼此意氣相投,不拘泥於外在的形式。你已如蟬蛻般擺脫了污濁的塵世,那些像鷽鳥一樣目光短淺的人,空自嘲笑你如同面對南方大海般的高遠志向。你多次變動職位,那是衆人對你的推崇和期望,長久受挫但你如久未用的刀,如今要在磨刀石上重新磨礪。我帶着酒來向你請教奇聞異事,你可盡情放任豁達,如今在這竹林中彷彿見到了揚雄所居的草玄亭。

賞析

這首詩是作者贈給劉覲國助教的,詩中表達了對劉覲國的讚美和欽佩。首聯回憶了兩人長時間共同探討經典,意氣相投的深厚情誼。頷聯通過「蟬蛻」和「鷽棲」的對比,讚揚了劉覲國擺脫世俗束縛,追求高遠志向,同時諷刺了那些目光短淺之人。頸聯則對劉覲國的職位變動進行了評價,認爲這是衆人對他的期望,而他雖久遭挫折,但仍有重新崛起的決心。尾聯描述了作者帶着酒來請教,展現出劉覲國的豁達,並用「竹林」和「草玄亭」的典故,暗示劉覲國的高雅和博學。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通過多種意象和對比手法,生動地刻畫了劉覲國的形象,也表達了作者對友人的深厚情感和敬仰之情。

韓上桂

明廣東番禺人,字孟鬱,號月峯。幼時家貧,喜讀書。向人借《二十一史》,瀏覽一月,即默識大略。萬曆二十二年中舉。授國子監丞。轉永平府通判。巡撫方一藻以其才薦。崇禎末聞帝死訊,憤恨死。 ► 4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