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彥顒畫中小景二首

雨餘芳樹淨無塵,草色蒙茸淺帶春。 茅屋石田應尚遠,夕陽愁殺獨歸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矇茸(méng róng):形容草木蓬松。

繙譯

雨過之後,芬芳的樹木潔淨得沒有一絲灰塵,春草長得茂密蓬松,顔色淺淡中帶著春天的氣息。那茅屋和石田應該還在很遠的地方,夕陽西下,這情景讓孤獨歸家的人滿心憂愁。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雨後天晴的景色以及詩人的感受。詩中的景物描寫細膩而生動,“雨餘芳樹淨無塵”展現了雨後樹木的清新潔淨,“草色矇茸淺帶春”則形象地描繪了春天綠草的茂盛與生機勃勃。然而,詩的後半部分畫風一轉,“茅屋石田應尚遠,夕陽愁殺獨歸人”,表達了詩人在夕陽下獨自歸家時的孤獨和憂愁,可能是因爲路途遙遠,也可能是因爲內心的某種思緒。整首詩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和對人物情感的刻畫,營造出一種清新而又略帶憂傷的氛圍。

聶大年

明江西臨川人,字壽卿。宣德末薦授仁和縣訓導,後分教常州,遷仁和教諭。景泰六年徵入翰林,修實錄。未幾得疾卒。博通經史,工詩,善古文,亦能書,得歐陽詢法。有《東軒集》。 ► 3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