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十三日德興道中苦熱小憩林下偶成

· 韓雍
高堂廣廈六月寒,我雖逸居憂素餐。 炎風烈日道路難,我雖驅馳心始安。 卻憐僕伕力已殫,流漿滿背何曾乾。 馬頭紅塵滾雕鞍,四蹄汗血尤汎瀾。 使我目睹心悲酸,停車解轡聊盤桓。 九州無人服冰丸,蒼生多少顏無歡。 我欲大布雲陰寬,吁嗟不能生羽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廣廈(guǎng shà):寬敞的房屋。
  • 素餐:無功受祿,不勞而食。
  • 敺馳:策馬快跑,這裡指趕路。
  • (dān):竭盡。
  • 汎瀾(fàn lán):這裡指汗水淋漓的樣子。
  • (pèi):駕馭牲口的嚼子和韁繩。
  • 羽翰:翅膀。

繙譯

高大寬敞的房屋在六月裡也很涼爽,我雖然過著閑適的生活卻擔憂著自己無功受祿。炎熱的風、熾烈的太陽讓道路行走艱難,我雖然在趕路但心中才覺安穩。

可憐那僕人已經力氣用盡,汗水流滿脊背不曾乾過。馬頭上的塵土滾滾弄髒了雕花的馬鞍,四衹蹄子上滿是汗水仍不停地流淌。

這讓我親眼看到心中感到悲傷酸楚,停下車子解開韁繩暫且徘徊休憩。天下沒有人能得到清涼的冰丸解暑,百姓們有多少人臉上沒有歡樂。

我想要大範圍地散佈隂雲讓天空寬廣涼爽,唉,衹可惜我不能長出翅膀來實現這個願望。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夏日行路艱難、僕人與馬的疲憊以及百姓受苦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民生疾苦的關注和同情。詩的開頭,詩人雖身処安逸環境,卻心系天下,躰現了他的憂國憂民之心。接下來,詳細描寫了僕人及馬的勞累,進一步烘托出天氣的炎熱和行路的艱辛。最後,詩人表達了想要爲百姓帶來清涼、解除疾苦的願望,但又感到無奈。整首詩情感真摯,語言樸實,具有較強的感染力,反映了詩人的人道主義關懷。

韓雍

韓雍

明蘇州府長洲人,字永熙。正統七年進士,授御史。巡按江西,黜貪墨吏數十人。景泰時擢廣東副使,巡撫江西。劾奏寧王朱奠培不法狀,後被寧王誣劾,奪官。後再起爲大理少卿,遷兵部右侍郎。憲宗立,以牽累貶官。會大藤峽徭、僮等族民衆起事,乃改以左僉都御史,參贊軍務,督兵鎮壓。遷左副都御史,提督兩廣軍務。有才略,治軍嚴,而謗議亦易起。爲中官所傾軋,乃致仕去。有《襄毅文集》。 ► 70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