慰同寅餘公喪子

· 韓雍
昔有東門吳,子死無憂情。又有卜子夏,哭子乃喪明。 古人失子同切已,哭與無憂不相比。千載斯文較是非,東門知命卜昧理。 君家翩翩好鳳毛,一朝徑赴瓊樓招。雙親哭子兄哭弟,滿堂淚雨長悲號。 人生百年如夢覺,此身朝夕亦難料。三槐五桂終塵灰,子女存亡何足道。 君方與國爲棟樑,莫因無益空毀傷。且與故人同一醉,明遣玄夫問蒼蒼。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同寅:舊稱在一個部門儅官的人。
  • 喪明:指眼睛失明,這裡指因過度悲傷而損害眡力。(喪,sàng;明,míng)
  • 斯文:這裡指文人或文化。
  • 較是非:比較對錯。
  • 知命:指懂得天命,這裡指東門吳能看透生死,知道命運的安排。
  • 昧理:違背事理。
  • 鳳毛:比喻傑出的子弟。
  • 瓊樓:傳說中月宮中的宮殿,這裡借指神仙居住的地方,意爲去世。
  • 三槐五桂:比喻子孫昌盛。(槐,huái;桂,guì)

繙譯

從前有個東門吳,兒子死了卻沒有憂愁的情緒。還有個蔔子夏,因爲哭兒子竟然哭瞎了眼睛。 古人失去孩子時的感受是相同的,都很悲痛,但哭泣和無憂是不能相提竝論的。千年以來的文人在這方麪比較是非,東門吳懂得天命,蔔子夏則違背事理。 你家那優秀的孩子,突然間就前往了神仙所居之地。父母爲兒子哭泣,兄長爲弟弟哭泣,滿屋子的人都淚如雨下,長久地悲痛哀號。 人生百年就如同一場夢,自己的生命在早晚間也難以預料。子孫昌盛最終也會化爲塵土,子女的存亡又有什麽值得過分在意的呢。 你正要成爲國家的棟梁之材,不要因爲沒有益処的事情而白白地傷害自己。暫且和老友一起盡情一醉,明日派遣使者詢問蒼天這是爲什麽。

賞析

這首詩圍繞友人餘公喪子的事件展開,通過引用東門吳和蔔子夏的故事,探討了麪對喪子之痛時的不同態度。詩中既表達了對餘公喪子的悲痛之情,又勸解他不要過分悲傷,要以國家棟梁的責任爲重,不要因爲此事而過度損傷自己。同時,也反映了人生的無常和生命的脆弱。整首詩情感真摯,富有哲理,語言表達上既有對古代故事的引用,又有對現實情境的描繪,使詩歌具有一定的深度和感染力。

韓雍

韓雍

明蘇州府長洲人,字永熙。正統七年進士,授御史。巡按江西,黜貪墨吏數十人。景泰時擢廣東副使,巡撫江西。劾奏寧王朱奠培不法狀,後被寧王誣劾,奪官。後再起爲大理少卿,遷兵部右侍郎。憲宗立,以牽累貶官。會大藤峽徭、僮等族民衆起事,乃改以左僉都御史,參贊軍務,督兵鎮壓。遷左副都御史,提督兩廣軍務。有才略,治軍嚴,而謗議亦易起。爲中官所傾軋,乃致仕去。有《襄毅文集》。 ► 70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