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李吏部一元
停驂鄴下憶當時,一夕論文識面遲。
別後春花誰共賦,望中秋雁漫相思。
青山自合陶潛醉,白首才逢鮑叔知。
騄駬故憐筋力遠,鳳凰寧恃羽毛奇。
獨嗟歲月疏書札,偶向風塵倒接罹。
古劍通靈堪自佩,明珠投暗豈無疑。
天南舊侶同懷抱,海內詞人各路岐。
莫道雲霞多變幻,建安風雅定吾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驂(cān):駕車時位於兩旁的馬。這裏指馬車。
- 鄴下:古地名,在今河北省臨漳縣西。
- 論文:討論文章。
- 賦:創作(詩詞)。
- 陶潛:東晉詩人,字淵明,曾爲彭澤縣令,後辭官歸隱,以山水田園詩著稱。
- 鮑叔:春秋時齊國大夫,以知人善任著稱。他舉薦了管仲,使其輔佐齊桓公成就霸業。
- 騄駬(lù ěr):周穆王八駿之一,泛指駿馬。
- 接罹(lí):遭受。
翻譯
我停下馬車在鄴下回憶起往昔,那一夜探討文章,相識得有些晚。分別後春花綻放,能與誰一同創作詩篇,望着中秋的大雁,心中滿是相思之情。青山自然適合像陶潛那樣沉醉其中,直到白髮蒼蒼才遇到像鮑叔那樣的知音。駿馬本來就憐惜自己長途奔波後體力衰弱,鳳凰難道是憑藉羽毛的奇特而自恃嗎?獨自感嘆歲月流逝,書信逐漸稀少,偶爾在塵世中遭受挫折。古劍有靈性,適合自己佩戴,明珠投入黑暗中,難道沒有疑慮嗎?天南的舊友有着同樣的情懷,天下的文人卻各自走在不同的道路上。不要說雲霞變化多端,建安時期的風雅纔是我的學習榜樣。
賞析
這首詩是詩人謝榛寄給李吏部一元的作品,表達了對過去時光的回憶、對友人的思念以及對人生的感慨。
首聯通過回憶在鄴下相識的情景,表現出對那段時光的懷念和對友情的珍視。頷聯以春花和秋雁爲意象,抒發了分別後的思念之情和孤獨之感。頸聯運用陶潛和鮑叔的典故,表達了對自由自在生活的嚮往和對知音難覓的感慨。同時,以騄駬和鳳凰自喻,暗示了自己的才華和困境。
尾聯則強調了建安風雅對自己的影響,表明了自己對文學傳統的尊重和追求。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用典恰當,語言優美,展現了詩人深厚的文學功底和豐富的情感世界。
謝榛
明山東臨清人,字茂秦,自號四溟山人,又號脫屣山人。一目失明。刻意爲歌詩,有聲於時。嘉靖間至京師,與李攀龍、王世貞等結詩社,榛以布衣爲之長,稱五子。旋以論文與攀龍交惡,遂削其名於七子、五子之列。而秦晉諸王爭延致之,河南北皆稱謝先生,有《四溟集》。
► 1234篇诗文
謝榛的其他作品
- 《 崔太傅北園同張光祿友衡陳禮部子發聞人禮部元科吳大理希明得詩字 》 —— [ 明 ] 謝榛
- 《 劉舜謨趙允書高德公三子晚過因談詩法漫賦長歌兼述別意 》 —— [ 明 ] 謝榛
- 《 送計庫部允卿募兵山東 》 —— [ 明 ] 謝榛
- 《 聞老兵談邊事 》 —— [ 明 ] 謝榛
- 《 有感二首 》 —— [ 明 ] 謝榛
- 《 重九董戶部子才過鄴餞別北園賦得中字 》 —— [ 明 ] 謝榛
- 《 寄楊明府子庸時應闢北上 》 —— [ 明 ] 謝榛
- 《 暮秋郊行偶述 》 —— [ 明 ] 謝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