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豸(zhì)袍:古代監察、執法等官員所穿的袍服。
- 雍雍:和樂的樣子。
- 南浦:本義爲南面的水邊,後常用以稱送別之地,這裏指馮憲副的父親來南方兒子這裏安享晚年。
- 遽(jù)爾:突然。
- 遊神:這裏指去世。
翻譯
積累善德而產生祥瑞,受到恩寵被封賜,穿着豸袍戴着烏帽,晚年生活安樂和睦。 怎奈剛到南方來兒子這裏安享天倫,卻突然離世,前往北峯(暗指去世)。 老園子裏殘敗的花朵,荒廢了舊日的產業,屋樑上斜照的月光,映照着逝者的面容。 賢能的兒子悲哀思念之情沒有盡頭,懶得去聽寒山寺清晨的鐘聲。
賞析
這首詩是明代韓雍爲馮憲副的父親所作的輓詩。詩的首聯描述了馮父因積善得福,受寵獲封,晚年生活安樂的情景。頷聯則筆鋒一轉,敘述了馮父來南方安享晚年卻突然離世的不幸,「可堪」「遽爾」表達了詩人的惋惜與悲痛。頸聯通過描繪老圃殘花和屋樑斜月的景象,烘托出一種淒涼的氛圍,同時也暗示了馮父的離去給家庭帶來的變化和失落。尾聯寫馮憲副哀慕之情無盡,無心聽寒山曉寺的鐘聲,進一步強化了悲痛的情感。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真摯的情感,表達了對逝者的懷念和對生者的同情,情景交融,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