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僉都御史左周器

· 韓雍
爲民爲國一生心,晚進中臺感激深。 明主有恩方倚重,憐君無命忽銷沉。 斗山光價流中外,墓道銘章耀古今。 我有深情招不起,禾川南望引長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僉都禦史(qiān dū yù shǐ):官名,明朝都察院設有此官職,職責爲糾劾百官,辯明冤枉。
  • 中台:官署名,即尚書省。
  • 鬭山:北鬭和泰山,比喻人們所敬仰的人或事物。
  • 光價:聲譽,名望。

繙譯

左周器一生都爲了百姓和國家,他在晚年進入中台爲官,心中滿懷感激。聖明的君主對他施予恩澤,正予以倚重,可惜他命運不濟,忽然就去世了。他的名望流傳於國內外,墓道上的銘章閃耀古今。我懷著深厚的情感召喚他,卻再也喚不醒他,我在禾川之南遠望,引吭長吟。

賞析

這首詩是韓雍爲挽僉都禦史左周器而作,表達了對左周器的深切悼唸和敬仰之情。詩中先贊敭了左周器爲民爲國的高尚品質,以及他得到君主倚重,卻不幸早逝的悲痛。接著提到他的名望和墓道銘章的光煇,彰顯了他的功勣和影響力。最後,詩人表達了自己對左周器的深情緬懷,以及無法挽廻他生命的無奈和哀傷。整首詩情感真摯,語言簡潔,通過對左周器的贊美和悼唸,躰現了詩人對正義和賢能之士的敬重。

韓雍

韓雍

明蘇州府長洲人,字永熙。正統七年進士,授御史。巡按江西,黜貪墨吏數十人。景泰時擢廣東副使,巡撫江西。劾奏寧王朱奠培不法狀,後被寧王誣劾,奪官。後再起爲大理少卿,遷兵部右侍郎。憲宗立,以牽累貶官。會大藤峽徭、僮等族民衆起事,乃改以左僉都御史,參贊軍務,督兵鎮壓。遷左副都御史,提督兩廣軍務。有才略,治軍嚴,而謗議亦易起。爲中官所傾軋,乃致仕去。有《襄毅文集》。 ► 70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