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馬時良元日早朝次韻

□□□□□初消,正日祥風應早朝。 曙色曈曨雙□□,晨光縹緲五雲遙。 繁珂接響趨丹禁,廣樂清□□紫霄。 放直緩從花底散,上林鶯暖欲遷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曈曨(tóng lóng):形容太陽初升由暗而明的樣子。 (kē):馬籠頭的裝飾。 丹禁:指帝王所住的紫禁城。 廣樂:盛大的音樂。 紫霄:高空,傳說仙人所居處。

翻譯

殘雪剛剛開始消融,正月初一吉祥的風兒伴隨我前去早朝。 曙光微明,雙闕(宮殿前的兩座高樓)漸漸清晰,清晨的光線縹緲,五彩的雲彩遙不可及。 衆多帶着馬籠頭裝飾物的馬匹接連發出聲響,奔向紫禁城,盛大的樂曲之聲清揚,傳到高空。 退朝後緩緩從花叢底下散去,上林苑中溫暖,黃鶯想要遷徙它處(這裏隱喻春天的生機和變化)。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正月初一早朝的情景,展現了宮廷的莊嚴和新春的氣息。詩中通過「初消」「祥風」「曙色」「晨光」等詞語,營造出一種清新、明亮的氛圍,暗示着新的一年的開始。「繁珂接響趨丹禁」表現了早朝時的隆重和威嚴,「廣樂清□□紫霄」則突出了音樂的宏大和高遠。最後兩句「放直緩從花底散,上林鶯暖欲遷喬」,在描寫退朝後的情景時,又巧妙地融入了春天的元素,使整首詩在莊重之中增添了一份生機與活力。

韓日纘

明廣東博羅人,字緒仲。萬曆三十五年進士,除檢討。累遷至禮部尚書。時宦官用權,人皆畏其兇焰,獨日纘坦然處之。後充經筵講官,得熹宗稱善。卒諡文恪。 ► 50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