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女吟示劉覲國
貧女擇所適,蹉跎三十年。夜深事紡績,但望鄰壁穿。
鄰壁有燈不肯借,玉梭停織雙淚下。累成匹帛作短衣,又與東家送行嫁。
年來嫁卻幾多人,皓齒蛾眉善笑顰。生男早已歸舅氏,生女依稀結晉秦。
街頭老姆發慈念,告汝拙容徒取厭。不如學步逞娉婷,更拂羅裳弄嬌豔。
貧女愁思習巧妝,強將舊服試加長。量情終覺不相稱,顧影翻疑柳絮狂。
兩手捲衣心愈苦,幽房獨處寧寒窶。鵷鸞伉儷自有時,掌上豈能隨燕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蹉跎(cuō tuó):光陰虛度。
- 紡績:把絲麻等纖維紡成紗或線。
- 匹帛:泛指紡織品。
- 嫁卻:嫁出去。
- 皓齒蛾眉:形容女子容貌美麗。
- 善笑顰:善於歡笑和皺眉,形容表情豐富。
- 舅氏:這裏指女子的兒子歸屬於娘家。
- 依稀:彷彿,不太確定。
- 晉秦:春秋時期的兩個諸侯國,這裏借指聯姻。
- 寒窶(jù):貧寒。
- 鵷鸞伉儷(yuān luán kàng lì):比喻高貴美好的夫妻。
翻譯
貧窮的女子選擇合適的對象,虛度了三十年的光陰。深夜裏忙着紡織,只盼望能像鄰家那樣破壁透光(過上好生活)。 鄰家有燈卻不肯借,女子停下織布的玉梭,流下兩行淚水。積累成匹的布帛做成短衣,又給東家送去作爲嫁女的禮物。 這些年東家嫁出去了好多人,那些女子容貌美麗,表情豐富。生了男孩早早就歸了娘家,生了女孩也彷彿能與好人家聯姻。 街頭的老婦人發了慈悲之心,告訴貧女說她的醜陋容貌只會讓人討厭。不如學着走起路來婀娜多姿,再拂動羅裳賣弄嬌豔。 貧女懷着憂愁的思緒學習巧妙的妝容,勉強把舊衣服試着改長。思量着終究覺得不相稱,看着自己的影子反而懷疑像柳絮般輕狂。 兩手卷着衣服心裏更加痛苦,在幽靜的房間裏獨自居住,寧願忍受貧寒。像鵷鸞那樣高貴美好的夫妻緣分自有定數,手掌裏豈能隨意像燕子般飛舞。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寫貧女的生活遭遇和內心感受,反映了社會的現實和貧女的無奈。詩中的貧女虛度了三十年光陰,辛苦紡織卻依然貧困,她渴望像鄰家那樣過上好生活,卻遭到拒絕,心中充滿了痛苦和無奈。同時,詩中還通過對比,描寫了東家女兒的美貌和幸福婚姻,更加突出了貧女的不幸。貧女試圖改變自己的容貌和命運,但最終發現這一切都是徒勞,她明白美好的婚姻緣分並非自己能夠強求。整首詩語言質樸,情感真摯,深刻地揭示了社會的不公和貧女的悲慘命運,同時也表達了對貧女的同情和對命運的思考。
韓上桂
明廣東番禺人,字孟鬱,號月峯。幼時家貧,喜讀書。向人借《二十一史》,瀏覽一月,即默識大略。萬曆二十二年中舉。授國子監丞。轉永平府通判。巡撫方一藻以其才薦。崇禎末聞帝死訊,憤恨死。
► 493篇诗文
韓上桂的其他作品
- 《 贈太史區海目先生奉使冊封過裏還朝之作五十四韻 》 —— [ 明 ] 韓上桂
- 《 遊積翠園 》 —— [ 明 ] 韓上桂
- 《 端州候蕭玄圃先生 》 —— [ 明 ] 韓上桂
- 《 同劉覲國民部過蘇汝載芘隱樓五石齋 》 —— [ 明 ] 韓上桂
- 《 悲秋十八詠效晚唐體和鄧玄度給諫秋柳 》 —— [ 明 ] 韓上桂
- 《 送李長度歸古岡兼寄其弟九倩 》 —— [ 明 ] 韓上桂
- 《 醉歌行席中贈如岡陳公 》 —— [ 明 ] 韓上桂
- 《 京洛行 》 —— [ 明 ] 韓上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