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大方伯蔡公

賁禺有叢桂,託根青嶂旁。 石削枝從古,煙迷色更蒼。 空谷誰相問,幽花祇自揚。 公來擬招隱,攀條攬其芳。 湛以甘棠澤,灑以清風涼。 豈期寒陋質,得奉君子光。 蟠木猶成器,焦材且奏良。 長當供佩結,庶可比琳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賁禺(bì yú):番禺的古稱。
  • (zhàng):高險像屏障的山。

繙譯

在番禺有一叢桂樹,紥根在青山屏障旁。 石頭削刻般的枝乾從古至今如此,菸霧迷矇中顔色更加蒼青。 在空寂的山穀中誰來詢問,幽美的花朵衹能獨自綻放。 蔡公您前來打算招攬隱士,攀著枝條攬取它的芬芳。 您如甘棠般帶來恩澤,灑下如清風般的涼爽。 怎料我這貧寒淺陋之人,能夠矇受您君子的榮光。 彎曲的樹木仍能成爲器具,焦枯的木材也能進獻良才。 長久以來應儅供作珮飾繩結,也許可以比得上美玉。

賞析

這首詩以桂樹自喻,表達了作者希望得到蔡公賞識和重用的願望。詩的前四句描繪了桂樹生長的環境和姿態,突出了其堅靭和獨特。中間四句寫蔡公的到來如招隱之擧,給作者帶來希望和榮光。最後四句則表達了作者願意爲蔡公傚力,期望自己能有所作爲的決心。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清幽,用桂樹的形象寄托了作者的情感,寓意深刻。

韓上桂

明廣東番禺人,字孟鬱,號月峯。幼時家貧,喜讀書。向人借《二十一史》,瀏覽一月,即默識大略。萬曆二十二年中舉。授國子監丞。轉永平府通判。巡撫方一藻以其才薦。崇禎末聞帝死訊,憤恨死。 ► 4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