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馮西浮太史宅中

玉堂巧繪天仙碧,錦樹瑤葩光咫尺。 藜火遙分太乙青,金莖共注長生液。 小坐焚香笑語歡,雄飛端不負雞壇。 啄餘鸞鳳猶堪粒,向夕請進王孫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玉堂:唐宋以後稱翰林院爲玉堂。這裏指華麗的殿堂。 瑤葩:(yáo pā)美玉般的花朵。 藜火:指夜讀或勤奮學習之典。 太乙青:太乙爲天神名,這裏的太乙青可理解爲神靈之光或神祕的光輝。 金莖:用以擎承露盤的銅柱。 雞壇:指結交摯友的地方。 啄餘鸞鳳:吃剩的如鸞鳳般珍貴的食物。 王孫:原指貴族子弟,後也泛指隱居的人,這裏可理解爲尊貴的客人。

翻譯

在華麗的殿堂中巧妙地描繪着如天仙般的碧藍景象,錦簇的樹木和美玉般的花朵光彩近在咫尺。 夜晚讀書的燈火遙接着神祕的太乙青光,金色的銅柱共同灌注着長生的藥液。 短暫坐下燃香,歡聲笑語,意氣風發之人確實沒有辜負結交摯友的地方。 吃剩的如鸞鳳般珍貴的食物仍然可以當作顆粒食物,傍晚時請尊貴的客人享用。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在馮西浮太史宅中的情景,展現了豪華的環境和歡樂的氛圍。詩中用「玉堂」「錦樹瑤葩」等詞彙描繪了宅中的華麗景象,「藜火遙分太乙青」則表現了主人的勤奮好學,「金莖共注長生液」增添了一絲神祕的氛圍。後面幾句通過描述人們的歡聲笑語和對食物的分享,表現出賓主之間的融洽和歡樂。整首詩用詞華麗,意境優美,富有想象力,生動地展現了當時的場景和氛圍。

韓上桂

明廣東番禺人,字孟鬱,號月峯。幼時家貧,喜讀書。向人借《二十一史》,瀏覽一月,即默識大略。萬曆二十二年中舉。授國子監丞。轉永平府通判。巡撫方一藻以其才薦。崇禎末聞帝死訊,憤恨死。 ► 4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