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窗

梅陰蔭西窗,實繁枝葉低。 小鳥時來鳴,向我如棲棲。 一鳥鳴未已,一鳥隨和之。 鳥聲處處起,高下聲參差。 日出聞鳥聲,不覺日已西。 池塘小雨過,夕陽鷓鴣啼。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yìn):遮蔽。
  • 棲棲(xī xī):忙碌不安的樣子。
  • 參差(cēn cī):長短、高低不齊的樣子。
  • 鷓鴣(zhè gū):鳥名,叫聲悽切。

翻譯

梅花樹的樹陰遮蔽着西邊的窗戶,樹上果實繁多,枝葉低垂。小鳥時常飛來鳴叫,對着我好似很忙碌不安的樣子。一隻鳥的鳴叫聲還未停止,另一隻鳥就隨和着它叫起來。鳥叫聲在處處響起,高低聲音參差不齊。太陽出來時就聽到鳥叫聲,沒察覺太陽已經西斜。池塘剛下過小雨,夕陽西下時鷓鴣啼叫起來。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寧靜而富有生機的畫面。詩的前兩句通過「梅陰蔭西窗,實繁枝葉低」,寫出了梅樹的繁茂和西窗的蔭涼。接下來,詩人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小鳥的鳴叫聲,「小鳥時來鳴,向我如棲棲。一鳥鳴未已,一鳥隨和之。鳥聲處處起,高下聲參差」,展現出鳥兒們的活潑與生機,同時也渲染了一種熱鬧的氛圍。從「日出聞鳥聲,不覺日已西」中,我們可以感受到時光的悄然流逝,詩人沉浸在這自然的美好中,忘卻了時間。最後兩句「池塘小雨過,夕陽鷓鴣啼」,則爲畫面增添了一絲清新和悠遠,小雨過後的池塘,夕陽下鷓鴣的啼叫,使整個場景更加富有意境。整首詩語言簡潔,意境優美,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對大自然的熱愛和對閒適生活的享受。

歸子慕

歸子慕

明蘇州府崑山人,字季思,號陶庵,歸有光子。萬曆十九年舉人。會試下第後,棄舉業,退居江村,吟詠爲樂。與無錫高攀龍、嘉善吳志遠友善,學者稱清遠先生。有《陶庵集》。 ► 2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