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居寄沈伯和博士

蹇劣仍負痾,分定無越想。 柴門槿葉疏,臥看人來往。 江南寒信遲,十月氣和朗。 一夜好雨過,階前菜甲長。 念我遠行人,中心悵養養。 盤餐有餘滋,高駕何時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蹇劣(jiǎn liè):指駑鈍,拙劣。
  • 負疴(kē):抱病。(其中,“疴”讀音爲“kē”,意爲病)
  • 越想:非分的想法。
  • 菜甲:菜初生的葉芽。
  • 養養(yáng yáng):憂愁不定貌。

繙譯

我資質駑鈍又身患疾病,命運已定我也不再有非分之想。 柴門旁木槿的葉子稀疏,我躺著看人們來來往往。 江南的寒冷來得較晚,十月的天氣溫和清朗。 一夜好雨過後,台堦前的菜苗長出了嫩芽。 想到我那遠行的人,心中滿是憂愁不安。 磐中的飯菜還算有滋有味,不知您何時能屈尊前來。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閑居時的情景和心境。詩的開頭,詩人自述自己駑鈍且患病,展現出一種無奈和接受命運的態度。接著,通過描寫柴門、槿葉和看人的情景,營造出一種甯靜而略顯孤寂的氛圍。江南十月的溫和天氣和雨後菜苗的生長,爲畫麪增添了一些生機。然而,詩人心中對遠行人的思唸又讓他陷入憂愁之中。最後,詩人提到磐中飯菜,希望有人能來訪,透露出對交流和陪伴的渴望。整首詩語言質樸,情感真摯,將詩人的複襍心境與自然景象相結郃,表現了他在閑居生活中的感受。

歸子慕

歸子慕

明蘇州府崑山人,字季思,號陶庵,歸有光子。萬曆十九年舉人。會試下第後,棄舉業,退居江村,吟詠爲樂。與無錫高攀龍、嘉善吳志遠友善,學者稱清遠先生。有《陶庵集》。 ► 2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