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羈秣陵乞休累疏而格於新令鬱郁之懷伏枕增劇遂效杜子美同谷體爲秣陵七歌時丙戌九月既望也
悲哉蒼天胡有知,遙遙瘴海無還期。丈夫生男不如女,人間安用吾生爲。
黃金橫腰矜氣焰,猩猩笑人脣未斂。狂呼九關死不開,痛極慷慨思伏劍。
嗚呼一歌兮誰忍歌,秋風號動沅湘波。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羈(jī):停留。
- 秣陵(mò líng):南京的古稱。
- 乞休:自請辭去官職。
- 累疏:多次上書。
- 格:阻礙,限制。
- 新令:新的法令、規定。
- 鬱郁:憂愁、苦悶的樣子。
- 伏枕:指臥病在牀。
- 增劇:加重。
- 同谷體:指模仿杜甫在同谷所作七首詩的風格。
- 丙戌:干支紀年法,這裏指具體的年份。
- 既望:農曆每月十六日。
- 瘴海(zhàng hǎi):指南方有瘴氣的海域。
- 矜(jīn):自誇。
- 九關:指朝廷。
翻譯
好悲傷啊,蒼天哪裏有知覺呢,我在遙遠的南方瘴海之地,不知何時才能回去。大丈夫生了兒子還不如生女兒,在這人間哪裏還需要我活下去呢。 那些有錢有勢的人橫着腰,自誇氣焰囂張,猩猩般的人嘲笑別人,嘴唇還未合攏。我瘋狂地呼喊着朝廷的九重門卻死死不開,痛苦到了極點,心中慷慨激昂,想要以劍自刎。 唉,這第一首歌啊誰忍心唱呢,秋風的號叫聲吹動着沅水和湘江的波浪。
賞析
這首詩開篇表達了詩人的悲憤之情,他身處異鄉,歸期無望,對人生感到絕望。詩中通過對比「丈夫生男不如女」,揭示了當時社會的某種不合理現象。接着描述了權貴的囂張氣焰和自己的無奈與痛苦,以至於「痛極慷慨思伏劍」,表現出極度的悲憤和對現實的不滿。最後以秋風號動沅湘波的景象,烘托出悲涼的氛圍。整首詩情感真摯,語言生動,具有強烈的感染力,反映了詩人內心的苦悶和對社會現實的批判。

豐坊
明浙江鄞縣人,字存禮,後改名道生,字人翁,別號南禺外史。豐熙子。嘉靖二年進士。除吏部主事,尋謫通州同知,免歸。居吳中,貧病以死。性狂誕,滑稽玩世。然高才博學,下筆數千言立就。於十三經皆別爲訓詁,鉤新索異。家有萬卷樓,藏書甚富。書法五體並能,尤善草書。工篆刻,善畫山水,不師古人,自成一家,亦寫花卉。有《萬卷樓遺集》等。
► 47篇诗文
豐坊的其他作品
相关推荐
- 《 真宗告饗六首 其三 東封畢躬謝酌獻用《封安》 》 —— [ 宋 ] 郊廟朝會歌辭
- 《 明堂樂章舒和 》 —— [ 隋 ] 褚亮
- 《 酬鄭從事四年九月宴望海亭次用舊韻 》 —— [ 唐 ] 元稹
- 《 七年九月,自廣陵召還,復館於浴室東堂。八年六月,乞會稽,將去,汶公乞詩,乃複用前韻三首 》 —— [ 宋 ] 蘇軾
- 《 留別陸叔度二章 》 —— [ 明 ] 李雲龍
- 《 清平樂 · 九月回至隆興 》 —— [ 元 ] 劉敏中
- 《 深秋山居 》 —— [ 明 ] 戴景明
- 《 送葉蘊西歸龍山 其三 》 —— [ 明 ] 霍與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