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徐逸人歸天台山

· 謝榛
遊子悲秋夢故里,馬頭一掉北風起。 浩波霜下伏蛟龍,絕嶺林深藏虎兕。 中原聞說有狂才,駕舫高歌呼酒杯。 氣橫峭壁雲根動,力截奔濤地脈開。 白首浪爲豈幽事,欲行不行尚留意。 海騰日色晴堪遊,天漏雨聲暗有忌。 徐幹仍孫見爾曹,我當千載繼風騷。 三臺基廢漳流合,七子神遊海月高。 東南形勝慕幾載,吳越山靈久相待。 我賦寄將題建標,敢期終古倍霞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逸人:指隱士。
  • 馬頭:這裏指船頭。
  • 虎兕(sì):老虎與犀牛,比喻兇惡殘暴的人。
  • 徐幹仍孫:不太明確具體所指。
  • 三臺:星名,即三階,又稱泰階。
  • 建標:樹立標識。
  • 霞彩:雲霞的光彩。

翻譯

遊子因悲秋而夢到故鄉,船頭一轉北風就颳起。浩渺波濤在霜下潛伏着蛟龍,極高的山嶺樹林中深藏着虎兕。中原聽說有狂放的人才,駕着船高聲歌唱呼喚酒杯。氣勢橫亙峭壁使雲根都動起來,力量截斷奔流的波濤使地脈敞開。頭髮白了還隨意而爲難道是幽靜之事,想走或留仍然很留意。大海在陽光明媚時值得遊覽,天空漏雨時有忌諱。徐氏的後代你們能見到,我應當千秋萬代繼承詩壇風騷。三臺星基廢棄漳水匯流,建安七子精神遨遊海月高高。東南美好的景色令人嚮往多年,吳越的山靈長久地等待着。我寫詩寄託將要題名建標,怎敢期望永遠比雲霞光彩更盛。

賞析

這首詩圍繞送徐逸人歸天台山展開,描繪了旅途的景象和詩人對他的期許及感慨。詩中既描寫了自然之景的壯闊與神祕,如「浩波霜下伏蛟龍,絕嶺林深藏虎兕」等,也展現了人物的豪放灑脫,如「中原聞說有狂才,駕舫高歌呼酒杯」,營造出一種豪邁奔放的氛圍。同時提到了與天台山相關的種種元素,如「東南形勝慕幾載,吳越山靈久相待」,突出了其特殊地位。最後寄託了詩人的感慨與期望,認爲自己當承繼風騷。整體意境開闊,情感真摯,富有韻味。

謝榛

明山東臨清人,字茂秦,自號四溟山人,又號脫屣山人。一目失明。刻意爲歌詩,有聲於時。嘉靖間至京師,與李攀龍、王世貞等結詩社,榛以布衣爲之長,稱五子。旋以論文與攀龍交惡,遂削其名於七子、五子之列。而秦晉諸王爭延致之,河南北皆稱謝先生,有《四溟集》。 ► 123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