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俞公子

蓬門端坐獨危然,偉器如君最少年。 他日可能忘父友,莫因下拜嗛文淵。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蓬門:用蓬草編成的門戶,這裏指貧寒之家。(「蓬」,讀音:péng)
  • 危然:端正的樣子。
  • 偉器:大器,能擔當大事的人才。
  • :同「謙」,謙遜。(「嗛」,讀音:qiān)
  • 文淵:文才深廣,這裏用來指代歸有光自己,是一種自謙的說法。

翻譯

在貧寒的家中正襟危坐,神情端莊,像您這樣的傑出人才在少年中最爲出衆。日後您或許會飛黃騰達,可能會忘記父親和朋友,但不要因爲我身份低微就對我謙遜下拜。

賞析

這首詩是歸有光贈給俞公子的。詩的首句通過「蓬門端坐獨危然」,描繪出一種貧寒但不失莊重的場景,也暗示了俞公子的不凡氣質。次句「偉器如君最少年」,直接讚美俞公子是年少有爲的大才。最後兩句則是一種既帶有期望又略帶擔憂的表達,希望俞公子日後即便有所成就,也不要忘記故人,同時也體現了歸有光的自謙。整首詩語言簡潔,情感真摯,既表達了對俞公子的讚賞和期望,也流露出詩人對人情世故的一些思考。

歸有光

歸有光

歸有光,明代官員、散文家。字熙甫,又字開甫,別號震川,又號項脊生,漢族,江蘇崑山人。嘉靖十九年舉人。會試落第八次,徙居嘉定安亭江上,讀書談道,學徒衆多,60歲方成進士,歷長興知縣、順德通判、南京太僕寺丞,留掌內閣制敕房,與修《世宗實錄》,卒於南京。歸有光與唐順之、王慎中兩人均崇尚內容翔實、文字樸實的唐宋古文,並稱爲嘉靖三大家。由於歸有光在散文創作方面的極深造詣,在當時被稱爲“今之歐陽修”,後人稱讚其散文爲“明文第一”,著有《震川集》、《三吳水利錄》等。 ► 13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