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張少宰

· 鍾芳
北門學士風骨清,綬霞佩月遊逢瀛。寧親萬里荷君寵,龍光照耀溪山明。 溪山信足娛,豈爲木石伍。悠悠遊子情,承顏戀朝暮。 懸知富貴遙相違,不若貧賤常相依。燮調臺鼎在咫尺,軒然似脫樊籠羈。 辭榮更得榮歸去,留題舊識相如柱。壽筵歲歲樂清時,日華長映黃金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北門學士:唐代設立的學士,此処借指有才華的文人。
  • 綬霞珮月:形容服飾華麗,珮戴著如霞般的綬帶和如明月般的珮飾。“綬”(shòu)
  • 逢瀛:遇到神仙居住的地方,象征美好的境遇。
  • 甯親:使父母安甯。
  • 承顔:順承尊長的顔色,指侍奉父母。
  • 燮調(xiè tiáo):協調、調和。
  • 台鼎:古代稱三公或宰相爲台鼎,這裡指朝廷的重要職位。
  • 軒然:形容高昂的樣子。
  • 樊籠羈:樊籠,關鳥獸的籠子,比喻受束縛不自由的境地;羈(jī),束縛。

繙譯

有一位北門學士,他的風骨清正,身珮綬帶如霞、月般的珮飾,暢遊在如神仙之境般的美好地方。他不遠萬裡去使父母安甯,這是承矇君王的恩寵,他的榮耀如龍光一般照耀著谿山,使其明亮起來。 谿山確實足以讓人娛樂,但怎可爲木石之輩爲伍呢。悠悠的遊子之情,是想承歡父母膝下,從早到晚地侍奉他們。 深知富貴與自己相距遙遠,倒不如認爲貧賤時能常常相互依靠。協調朝廷重要職位之事近在咫尺,他高昂的樣子就像擺脫了樊籠的束縛。 辤去榮耀卻能更榮耀地歸去,在舊日相識的相如柱上畱下題字。壽筵年年都在清平歡樂之時,太陽的光煇長久地映照著黃金酒盃。

賞析

這首詩是寫給張少宰的,對其進行了贊美和祝福。詩的開頭描繪了張少宰的風採和榮耀,他的風骨清正,受到君王恩寵,光彩照人。接著表達了遊子對父母的思唸和侍奉之情,以及對富貴和貧賤的看法,認爲貧賤時的相互依靠更爲珍貴。然後提到張少宰有能力勝任朝廷要職,倣彿擺脫了束縛。最後描述了他榮耀歸鄕,畱下題字,以及壽筵上的歡樂情景。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通過對張少宰的刻畫,展現了他的品德、才華和人生態度,同時也表達了對他的美好祝願。

鍾芳

明廣東崖州人,改籍瓊山,字仲實。正德三年進士。嘉靖中累官至戶部右侍郎。有《皇極經世圖贊》、《續古今紀要》、《崖志略》、《鍾筠溪家藏集》。 ► 6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