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恨這關

· 鍾禧
蹤跡疏狂事遠遊,懶工詞賦客諸侯。 春風楚國歸王燦,落日長安醉馬周。 千里霜蹄何日定,十年烽火未曾休。 長歌更出牀頭劍,空有寒光射鬥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疏狂(shū kuáng):指豪放,不受拘束。
  • :擅長。
  • 詞賦:古代一種文體,這裏指寫詞賦的能力。
  • 諸侯:古代帝王所分封的各國君主,這裏泛指地方長官。
  • :古代的一個諸侯國,地域大致在今湖北、湖南一帶。
  • 王燦:字仲宣,東漢末年文學家,曾依附劉表,在荊州居住時作《登樓賦》,以抒發懷才不遇之感。這裏借指有才華卻不得志之人。
  • 長安:西安的古稱,是許多朝代的都城,這裏代表京城。
  • 馬周:唐初名臣,早年窮困潦倒,後得到唐太宗賞識,成爲一代名臣。這裏借指渴望得到賞識的人。
  • 霜蹄:駿馬的蹄子,代指駿馬。
  • 烽火:古代邊防報警的煙火,這裏指戰爭。
  • 鬥牛:指北斗星和牽牛星。

翻譯

我的行蹤豪放不羈,喜愛四處遠遊,不擅長寫詞賦去討好地方長官。春風吹拂着楚國大地,如同王燦渴望歸鄉一般,夕陽西下的長安城中,馬周沉醉其中渴望得到賞識。不知這千里馬的蹄子何時才能停歇,十年的戰爭從未停止。我放聲高歌,拔出牀頭的寶劍,只可惜那劍上的寒光只能射向鬥牛星。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自己漂泊不定的生活以及國家戰亂不休的感慨。首聯寫詩人疏狂的個性和四處遊歷的經歷,同時表明自己不迎合權貴的態度。頷聯通過王燦和馬周的典故,表達了詩人懷才不遇的苦悶和對功名的渴望。頸聯感嘆自己的奔波不定和國家的長期戰亂。尾聯則以拔出牀頭劍、劍光射向鬥牛星的形象,表現出詩人心中的壯志和無奈。整首詩意境蒼涼,情感深沉,既有對個人命運的思考,也有對國家局勢的憂慮。

鍾禧

鍾禧,字百福,號狂客。順德人。先以經明行修徵闢,不就。復以懷才抱德應詔起,試吏部第一。著有《洗酸》諸集行世。清黃登《嶺南五朝詩選》卷三有傳。 ► 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