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致仕:舊時指官員退休。(「仕」讀音:shì)
- 明時:指政治清明的時代。
- 隱淪:指隱士。
- 拜官:授予官職。
- 竊祿:指爲官而無功受祿,這裏是自謙的說法。
翻譯
因爲身體衰弱生病,偶然間請求獲得閒適之身,纔敢在這政治清明的時代學習做個隱士。 我多次被授予官職卻大多遭到棄置排斥,爲官七年,多半時間是在風塵中虛度光陰,無功受祿。 只要能夠懂得知足,那處處都是快樂,慶幸能夠歸來,又怎會擔心貧窮呢? 遙想回到家時正好是重陽節,無數的黃色菊花新開,佈滿了籬笆。
賞析
這首詩是作者韓邦奇在山西副使任上退休時所作,表達了他對官場的感慨以及對歸隱生活的嚮往和滿足。詩的首聯交代了自己因病求閒、欲學隱淪的原因。頷聯則回顧了自己的仕途經歷,多次授官卻多遭棄斥,七年爲官卻碌碌無爲,透露出一種無奈和自嘲。頸聯展現了作者知足常樂、不患貧窮的豁達心態。尾聯通過想象到家時正逢重陽,籬邊開滿黃花的美好景象,表現出對歸家後寧靜生活的期待。整首詩語言質樸,情感真摯,既有對過去官場生涯的反思,也有對未來生活的憧憬,體現了作者複雜的內心世界和超脫的人生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