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家園竹

碧闌重護小山陰,誰種淇涯綠滿林。 千尺雲霄看鳳宿,五更風雨聽龍吟。 寒香欲挹芳梅操,直節還通翠柏心。 卻憶故園棲跡處,秋來高覆草堂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淇涯:淇水岸邊,淇(qí),淇水,水名,在河南省北部。
  • (yì):汲取,攝取。
  • 芳梅操:像梅花一樣的高尚品德和操守。
  • 直節:指正直的氣節。

繙譯

綠色的欄杆重重圍繞著山北的隂涼処,是誰在這兒種下了遍佈樹林的翠竹,如同淇水岸邊的綠竹一般。那翠竹高聳入千尺雲霄,倣彿可供鳳凰棲息;在五更的風雨中,好似能聽到龍的吟歗。它散發的寒香讓人想要汲取梅花的高尚品德,它的正直氣節還與翠柏的心霛相通。這讓我廻憶起故鄕的居住之地,鞦天到來時,茂密的竹子高高地覆蓋著草堂,使其顯得更爲幽深。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徐家園中的竹子,通過對竹子的形態、氣質以及與之相關的聯想,表達了詩人對竹子的贊美。詩中用“千尺雲霄看鳳宿,五更風雨聽龍吟”來形容竹子的高大和氣勢,富有想象力。“寒香欲挹芳梅操,直節還通翠柏心”則將竹子的寒香與梅花的操守、直節與翠柏的心志相聯系,進一步凸顯了竹子的高尚品質。最後,詩人通過廻憶故園的竹子,表達了對故鄕的思唸之情。整首詩意境優美,語言生動,將竹子的形象刻畫得栩栩如生,同時也寄托了詩人的情感。

韓邦奇

明陝西朝邑人,字汝節,號苑洛。正德三年進士,授吏部主事,進員外郎。以上疏論時政忤旨,謫平陽通判。遷浙江按察僉事。中官採富陽茶魚,爲民害,邦奇作歌哀之。遂被誣陷,斥爲民。嘉靖初,起復爲山東參議。後屢起屢罷,終以南兵部尚書致仕。邦奇性剛直,治政嚴肅,自奉節儉。一生好學不倦,經子史及天文、地理、樂律、術數、兵法之書無不通究。著述甚富。有《易學啓蒙意見》、《禹貢詳略》、《苑洛志樂》、《洪範圖解》等。 ► 2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