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徵南:指馬援,因他曾被封爲伏波將軍,南征交趾,故而常以「徵南」稱之。
- 埽(sǎo):古同「掃」,打掃。
- 瘴(zhàng):熱帶山林中的溼熱空氣,古人認爲是瘧疾等傳染病的病原。
- 嵐(lán):山裏的霧氣。
翻譯
常常敬仰讀書時的馬援徵南,能夠將南方的荒蠻之地、瘴氣和霧氣都清掃乾淨。如今又有像趙充國一樣的傑出人物重生,他的美名將會留芳百世,供後人談論。
賞析
這首詩通過讚頌馬援南征的功績,引出對當代如趙充國般的傑出人物的讚美。詩中表達了對英雄的敬仰和對後人能夠繼承這種英勇和智慧的期望。詩人運用典故,以馬援和趙充國作爲榜樣,寄託了對當代豪傑的讚美之情,同時也暗示了對他們能夠爲國家和人民做出傑出貢獻的期望。整首詩簡潔明快,意境開闊,充滿了對英雄的崇敬和對未來的信心。

韓雍
明蘇州府長洲人,字永熙。正統七年進士,授御史。巡按江西,黜貪墨吏數十人。景泰時擢廣東副使,巡撫江西。劾奏寧王朱奠培不法狀,後被寧王誣劾,奪官。後再起爲大理少卿,遷兵部右侍郎。憲宗立,以牽累貶官。會大藤峽徭、僮等族民衆起事,乃改以左僉都御史,參贊軍務,督兵鎮壓。遷左副都御史,提督兩廣軍務。有才略,治軍嚴,而謗議亦易起。爲中官所傾軋,乃致仕去。有《襄毅文集》。
► 708篇诗文
韓雍的其他作品
- 《 分少陵詩句壽漁樂先生七十人字 》 —— [ 明 ] 韓雍
- 《 去歲餘與窗友趙伯顒同外補五月十有二日予至錢塘宿齋吳山而伯顒已先至因來敘話夜分始別匆匆一載矣茲予統師南 》 —— [ 明 ] 韓雍
- 《 登湖口上鍾巖閣有感而題 》 —— [ 明 ] 韓雍
- 《 朱揮使昆仲南園八詠半畝塘 》 —— [ 明 ] 韓雍
- 《 寄謝撫寧伯惠弓兼頌德美寓懷思三律 》 —— [ 明 ] 韓雍
- 《 次韻答李司馬用初二首 》 —— [ 明 ] 韓雍
- 《 師入桂林屢捷誌喜 》 —— [ 明 ] 韓雍
- 《 屏山樓胡御史拱辰爲舒安求 》 —— [ 明 ] 韓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