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
洪鈞鼓萬匯,四序無愆期。
桃紅李梅白,川逝雲雷馳。
形聲與色臭,百世如一時。
雲胡聖益遠,羣譊競喧虺。
菽粟滋味薄,雕鎪奇譎滋。
雌黃變黑白,牝牡殊黃驪。
步禹豈不似,侮聖來衆嗤。
心傳久矣湮,卮言亦奚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洪鈞:指天或大自然的造化功能。「洪」讀「hóng」。
- 鼓:發動,振奮。
- 萬匯:萬物。
- 愆期:誤期,失期。「愆」讀「qiān」。
- 譊:爭辯,喧囂。「譊」讀「náo」。
- 虺:疲勞生病(多用於馬),也作「虺隤」,此處指萎靡不振。「虺」讀「huī」。
- 菽粟:豆和小米,泛指糧食。
- 雕鎪:雕刻,刻鏤。「鎪」讀「sōu」。
- 奇譎:奇特而多變。「譎」讀「jué」。
- 雌黃:古人用黃紙寫字,有誤則用雌黃塗抹後改寫。後用「雌黃」指隨意更改言論或歪曲事實。
- 牝牡:鳥獸的雌性和雄性。「牝」讀「pìn」,「牡」讀「mǔ」。
- 黃驪:黃馬黑喙者。
翻譯
大自然的力量推動着萬物,四季的更替沒有延誤的時候。桃花紅,李花白,梅花開,河水流逝,雲雷奔馳。聲音、形狀、顏色、氣味,百代如同一個時代。爲何聖人的影響越來越遙遠,衆人卻爭辯喧囂,萎靡不振。糧食的味道變得淡薄,雕刻奇巧、變化多端的東西卻越來越多。隨意顛倒黑白,混淆是非,就像把雌性和雄性、黃馬和黑喙馬搞混一樣。表面上效仿大禹,實際上卻不是,這種侮辱聖人的行爲會受到衆人的嘲笑。心傳已經長久地被湮沒,那些無根據的言論又有什麼用呢?
賞析
這首詩以自然的運行規律開篇,對比了當下社會中一些不良現象。詩人感慨四季有序,而社會中卻存在着聖人之道漸遠、衆人喧囂爭辯、追求浮華雕飾、是非顛倒等問題。詩中通過對自然與社會的對比,表達了對世風日下的憂慮和對聖人之道的懷念。同時,也對那些表面效仿聖人,實則違背聖人之道的行爲進行了批判。整首詩語言簡練,寓意深刻,反映了詩人對社會現實的關注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