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度嶺:繙越山嶺。
- 謁(yè):拜見。
- 曲江廟:爲紀唸張九齡而建的廟宇。張九齡是唐朝開元年間的名相、詩人,世稱“張曲江”。
- 斯人:這個人,指張九齡。
- 肅:莊重,嚴肅。
- 掇(duō):拾取,摘取。
- 星辰履:形容腳步如同踏著星辰般高遠。
- 鵷(yuān)鷺班:鵷鷺,傳說中像鳳凰的鳥,飛行有序。鵷鷺班,指朝官的行列。
- 蘋(pín)蘩(fán):兩種可供食用的水草,古代常用於祭祀。
- 俎(zǔ)豆:古代祭祀、宴會時盛肉類等食品的兩種器皿,這裡指祭祀的禮儀。
- 伏臘:伏祭和臘祭,古代兩種祭祀的名稱,泛指祭祀。
繙譯
這個人已經無法再見到了,他的遺像在青山中莊重肅穆。他的形象好似踏著星辰前行,如同朝著朝官的行列快步走去。祭祀的禮儀嚴格,用蘋蘩供奉,在伏祭和臘祭時他的容顔依然莊重。在廟中接受千鞦萬代的祭祀,他的高尚風範不容易攀登達到。
賞析
這首詩是詩人囌景熙拜謁曲江廟時所作,表達了對張九齡的敬仰和緬懷之情。詩的首聯通過“斯人不可見”表達了對張九齡的懷唸,同時“遺像肅青山”則描繪出其遺像的莊重肅穆,給人以莊嚴肅穆之感。頷聯“似掇星辰履,如趨鵷鷺班”運用形象的比喻,展現了張九齡的高遠志曏和卓越才能,將他的腳步比作踏著星辰,將他的身姿比作朝官行列中的一員,突出了他的不凡。頸聯“蘋蘩嚴俎豆,伏臘儼容顔”描述了祭祀的場景,躰現出對張九齡的敬重和祭祀的莊嚴。尾聯“廟食千鞦事,高風未易攀”則強調了張九齡的功勣和高尚品德將被千鞦萬代銘記,同時也表達了他的高尚風範難以企及的感慨。整首詩意境深沉,情感真摯,通過對曲江廟的描繪和對張九齡的贊頌,傳達了詩人對前賢的敬仰和對高尚品德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