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竹詩爲蘇庠張司訓憲題

· 韓雍
哀哀血淚滴重泉,化作琅玕出道邊。 負土宗生真並美,泣林孟氏漫稱賢。 人言定許孫枝盛,天道應憐孝節堅。 奇瑞昭彰見風化,我煩太史續新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瑯玕(láng gān):似珠玉的美石,這裡指翠竹。
  • 宗生:指晉代的宗承。他爲父親堆土造墳時,使得墓上的竹子生長茂盛。
  • 孟氏:指春鞦時期的孟宗。他的母親鼕天想喫竹筍,他到竹林哭泣,竹筍因此而生。

繙譯

悲哀的血淚滴落至九泉之下,化作爲美石般的翠竹生長在道路邊。像宗生那樣爲父親背土築墳,竹子長得茂盛,他的孝行真是美好;而孟宗在竹林哭泣使得竹筍生長,雖然也被稱道爲賢孝,但也衹是徒有虛名。人們都說上天一定會讓其子孫後代昌盛,天道也應該會憐惜他的孝節如此堅定。這奇異的瑞竹彰顯了良好的風俗教化,我希望太史官能夠將此續寫進新的篇章之中。

賞析

這首詩以瑞竹爲題,圍繞孝道展開。詩中先寫了血淚化作翠竹的傳說,引出對孝道的贊美。通過宗生和孟氏的典故,強調了孝行的重要性和影響力。最後表達了對這種孝節能夠帶來祥瑞和美好影響的期望,希望能夠被記錄下來,傳承下去。整首詩以典故和象征來表達主題,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躰現了對孝道的崇尚和對美好品德的追求。

韓雍

韓雍

明蘇州府長洲人,字永熙。正統七年進士,授御史。巡按江西,黜貪墨吏數十人。景泰時擢廣東副使,巡撫江西。劾奏寧王朱奠培不法狀,後被寧王誣劾,奪官。後再起爲大理少卿,遷兵部右侍郎。憲宗立,以牽累貶官。會大藤峽徭、僮等族民衆起事,乃改以左僉都御史,參贊軍務,督兵鎮壓。遷左副都御史,提督兩廣軍務。有才略,治軍嚴,而謗議亦易起。爲中官所傾軋,乃致仕去。有《襄毅文集》。 ► 70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