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三宮:一般指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也有的說法認爲泛指宮廷,在這裏指代南宋朝廷的核心統治階層 。
- 九廟:帝王祭祀祖先的宗廟。這裏象徵着國家社稷。
- 狼子心腸:形容敵人如狼一樣兇狠殘暴、歹毒的心腸,難以揣測其險惡想法。
- 折:挫敗、打擊。
- 狂虜(lǔ) :瘋狂的敵人,這裏指元兵。
翻譯
南宋朝廷和國家社稷正面臨着萬分危急的局面,那些敵人如同惡狼,心腸歹毒且難以捉摸。倘若沒有英勇的人站出來挫敗這些瘋狂的敵人,那麼在東南這片土地上,又有誰堪稱真正的男子漢呢?
賞析
這首詩體現了文天祥強烈的愛國情懷和勇於擔當的精神。開篇「三宮九廟事方危」直接點明當時南宋朝廷陷入了極度危險的境地,局勢萬分危急,國家瀕臨滅亡。「狼子心腸未可知」形象地描繪出敵人的兇狠和險惡,突出了敵人的難以對付,強調局勢的嚴峻。後兩句「若使無人折狂虜,東南那個是男兒」詩人以反問的形式,表明面對國難,必須有人挺身而出。這不僅是對勇士的呼喚,也是在表達自己以身許國的堅定決心,更展現了一種豪邁氣概和爲了保衛國家不惜一切的高尚品格 。整首詩語言簡潔有力卻飽含熱血激情,體現了作者對國家命運的深切憂慮和扭轉乾坤的雄心壯志,讀來令人動容,也激發了人們的愛國熱情和擔當意識。

文天祥
字履善,一字宋瑞,號文山。吉州廬陵(今江西吉安)人。宋理宗寶佑四年(公元1256年)中榜上第一名。在賈似道當權時受排擠。德佑元年(公元1275年),元軍進攻臨安,宋朝廷下詔徵勤王兵。任贛州知州的文天祥組成萬人的義軍,北上守衛。景炎元年(公元1276年)任右丞相,被派往元軍營談判,被扣留。押解中在鎮江逃出,得到人民的幫助,流亡至通州(今江蘇南通),從海道到福建,與張世傑、陸秀夫等在福州擁生趙呈爲帝,堅持抗元。景炎二年(公元1277年)進兵江西收復了幾個縣城,使抗元形勢大力好轉。但不久爲元軍所敗,退入廣東。祥興元年(公元1278年)在五坡嶺(今廣東海豐北)被俘。元將張弘範叫他寫信招張世傑投降,遭拒絕,書《過零丁洋》詩以明志。祥興二年(公元1279年)被送到大都(今北京),囚三年,途經威脅利誘,始終不屈。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初九日(公元1283年1月9日)在柴市被害,從容就義。
► 98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