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賞析
《阮郎歸》又名《宴桃源》、《醉桃源》、《碧桃春》等,此詞詠其本意。典出漢劉晨、阮肇遇仙之事,此調常用來寫冶遊、豔遇,這首詞也是如此。
“漁舟容易入春山,仙家日月閒。”寫一葉漁舟,於無意間進入春山仙境,領略到與人世間不同的悠閒歲月。“容易”,輕易。其所以能輕易地進入仙境,正表示有某種因緣使然。“春山”,則暗示山中花事繁鬧,春景宜人,劉、阮故事中也有“氣候草木常是春時”的描述。這兩句流露出初入仙境時一種意外的欣喜和新奇的感受。“綺窗紗幌映朱顏”,綺窗,雕花的窗戶。紗幌,薄紗窗簾。朱顏,指年輕美貌的女子。作者不正面寫女子的姿容,而透過玲瓏的雕花窗和掩映的薄窗紗剪出她的倩影,用筆空靈,縹緲若仙。緊接一句“相逢醉夢間”,則承上句蒙朧恍惚之境,寫豔遇的心理,面對天仙般的女子,只覺得醺醺如醉,忽忽如夢,不知是真還是幻。
過片“松露冷,海霞殷”二句,以鬆間夜露和海上朝霞,寫山中晨昏景色的變化,暗示時序推移,離別之時將至。寫景靜中有動,且爲下句“匆匆整棹還”暗中過渡。整理舟船,匆匆欲歸,是寫塵心未泯,仙緣已盡。但也可以另作一解,即所謂“歡愉之日苦短”,感到歡會未久,卻匆匆就要歸去,流露出一種深深的惋惜和追跡之情。“落花寂寂水潺潺,重尋此路難”,慨嘆別後桃源路渺,無從相見了。寂寂落光,潺潺流水,迴應開頭春山漁舟,表示時移境換,且暗喻前情已如水流花落,一去不返。
這首小詞風格婉麗,見出一代名臣司馬光的別樣情懷。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櫂(zhào):劃船的一種工具,形狀和槳差不多。
- 殷(yān):紅黑色。
繙譯
漁舟輕快地進入春天的山林。神仙般的日子是那麽安閑。綺麗的窗戶和紗帳映襯著那美麗的容顔。在醉夢中相逢。 青松上的露水冰冷,海上的霞光呈現紅黑色。匆匆地整理船櫂廻去。落花寂靜無聲,谿水潺潺流淌。重新尋找來時的路很睏難。
賞析
這首詞富有意境和情趣。上闋描繪了一幅如仙境般的畫麪,漁舟自由穿梭於春山,倣彿身処仙家之境,閑適自在,而與佳人的相逢更是如夢如幻。下闋則通過松露、海霞等具躰景象,以及最後“落花寂寂水潺潺”的烘托,營造出一種空霛而略帶感傷的氛圍,表現出對這美好瞬間的畱戀,以及意識到難以重廻這種情境的無奈與悵惘。整首詞語言優美,表達細膩,情景交融,韻味悠長。

司馬光
司馬光,字君實,號迂叟,漢族,陝州夏縣(今山西夏縣)涑水鄉人,世稱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學家、文學家。歷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贈太師、溫國公,諡文正,爲人溫良謙恭、剛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奮。以“日力不足,繼之以夜”自詡,其人格堪稱儒學教化下的典範,歷來受人景仰。
► 157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