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丑1913仲冬內田民政長官閣下南巡抵嘉召集廳下各支廳長廳參事區長等訓示並賜宴席上賦此奉呈

鱣堂垂訓塞茅開,飽德何堪又酌罍。 但願斯民無菜色,寸衷方不愧趨陪。
拼音

所属合集

#十一月

莊伯容

莊伯容,號逸翁、逸村、景陵。清嘉義南門內(今嘉義市)人,祖籍漳州。父祖皆隱於市。幼年讀書即嶄露頭角,羅山、玉峯兩書院並許以文學第一。光緒七年(1881)舉秀才。光緒十七年(1891)臺灣武毅軍聘爲文案主務,光緒二十年(1894)授軍功五品職銜保舉。乙未(1895)割臺,潛學中醫。明治卅三年(1900)被舉爲嘉義辦務署參事,次年十一月更改嘉義廳參事。明治卅五年(1902)八月授佩紳章。莊氏襟度清曠,猶似大雅君子;平日寄情於琴書,名聞遐邇。當政者時遣駕以問文字,父老亦來談社稷與民生,曾捐資救荒平糶。明治卅九年(1906)三月十七日臺灣大地震,震央位於民雄、梅山,傷亡千餘人,嘉義建物也幾盡毀損。莊氏號召民衆參與救援並重建市容,其所撰碑文「丙午(1906)烈震紀念碑」,乃全臺首座地震紀念碑,立於嘉義公園。莊氏不僅醫術精湛,也是「羅山吟社」之中堅社員,兼擅趙孟頫體之行書,允稱羅山風雅之宗。〖參考鷹取田一郎《臺灣列紳傳》,臺北:臺灣總督府,1916年4月;施志汶撰寫,嘉義市文化局「走讀臺灣」計畫詮釋資料;高雄市立美術館典藏其所作對聯一幅:「好遊山水人應壽,多讀詩書命亦佳。」〗目前詩作僅見於《采詩集》、《壽星集》、《臺灣日日新報》等,多屬酬唱祝頌之作。 ► 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