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恆陽:古縣名。
- 塞垣:本指漢代爲抵禦鮮卑、匈奴等所築的邊塞城牆,此處泛指邊關。
- 紆迴:迂迴曲折。
- 翠微:青翠的山色,也泛指青山。
- 燔柴:古代祭天儀式,將玉帛、犧牲等置於積柴上而焚之。
- 周典:周朝的典制。
- 持節:拿着旄節。
- 幽緲:形容深遠而模糊不清。
- 巋然:高大獨立的樣子。
翻譯
恆陽這地方與邊關相通,山脈迂迴曲折指向大同。黑色的霧氣沒有消散山澗陰面的積雪,青翠的山景不時地出現在石壇的風中。祭天有周朝典制留存下來,卻沒有拿着旄節從漢宮走出的人了。那深遠模糊的山嶽神靈寄託在何處呢,只見高大獨立的碑版覆蓋着紅色的苔蘚。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恆山的獨特景象與歷史底蘊。首聯寫恆山的地理位置和山勢走向,與邊關相連,綿延至大同。頷聯通過黑霧、陰澗雪、翠微等景物細緻地刻畫了恆山景色的獨特之處。頸聯則提及古代的祭天典制以及歷史的變遷,有一種盛衰之感。尾聯表現出對山嶽神靈的思索以及對古老碑版的感慨,展現出恆山的神祕與歲月的滄桑。整體意境高遠,既描繪了自然景觀,又融入了對歷史的感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