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皞如茂才省覲尊公太守兼謁外舅司理辱枉顧有贈賦此志別
寥寥薄宦託交疏,有客停橈問謫居。
人在雞羣看羽翼,我緣玉潤識璠璵。
賓筵乍動南州榻,經笥畢藏外氏書。
別後總殷兒女戀,庭槐須道應難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薄宦:卑微的官職。(薄:bó)
- 交疏:交情疏淺。
- 停橈:停船。(橈:ráo)
- 謫居:被貶官後住在某地。
- 璠璵:美玉,比喻美德或才學出衆的人。(璠:fán 璵:yú)
- 南州榻:後用以泛指對賓客的禮遇。
- 經笥:裝經籍的箱子。借指學問。
- 外氏:外祖父母家。
翻譯
我擔任着卑微的官職,朋友也不多,沒想到有客人停船來詢問我這被貶謫居住此地的人。在衆多平凡之人中看一個人的才能,而我因爲如玉般的潤澤品質,能識別出品德高尚、才學出衆的人。賓客的筵席剛設好,如南州榻般的禮遇讓人感動,裝着學問的箱子滿滿都是在外祖父母家所藏的書籍。分別之後,總是殷切地眷戀着兒女之情,庭院中的槐樹應該知道,這份思念不會是虛假的。
賞析
這首詩是作者在被貶謫的境遇中,對一位前來拜訪的客人的感激和離別的感慨。詩的首聯寫出了作者的官職卑微和處境孤獨,而客人的到來讓他感到意外和溫暖。頷聯通過對人的才能和品德的描述,表達了作者對客人的讚賞和自己的識人之明。頸聯描述了賓主之間的熱情款待和豐富的學問交流。尾聯則表達了離別後的眷戀之情,以庭院中的槐樹爲象徵,強調了這份情感的真摯。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真摯,既表達了對客人的感激之情,也抒發了自己在困境中的感慨和對親情的眷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