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周廷評張大行還朝二首

詞客名高大海東,王程萬里下黔中。 不緣桃李栽培始,那識菁莪雨露同。 招俊一方榮拔茹,論文幾度慰飄蓬。 歸朝車馬應殊錫,荒徼尤難造士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詞客:擅長文辤的人,這裡指周廷評等文人。(cí kè)
  • 大海東:指很遙遠的東方。
  • 王程:指奉公命差遣的行程。(wáng chéng)
  • 黔中:泛指貴州一帶。(qián zhōng)
  • :因爲。(yuán)
  • 桃李:老師培養的學生。
  • 栽培:培養教育。(zāi péi)
  • 那識:哪知,哪知道。(nà shí)
  • 菁莪(jīng é):《詩·小雅》中《菁菁者莪》篇名的簡稱,該篇內容爲對培育人才的贊美,後因以“菁莪”指育材。
  • 雨露:比喻恩澤。
  • 招俊:招攬才俊。
  • 拔茹:選拔人才。
  • 論文:評論文學。
  • 飄蓬:比喻漂泊無定。
  • 歸朝:返廻朝廷。
  • 車馬:這裡指代賞賜的物品。
  • 殊錫:特別的賞賜。(shū xī)
  • 荒徼(huāng jiǎo):荒遠的邊地。
  • 造士:培養人才。

繙譯

這些文人在遙遠的東方享有很高的名聲,他們奉命行程萬裡來到貴州一帶。如果不是因爲培養學生開始,又怎能知道培養人才就如同那《菁菁者莪》中所贊美的,如同受到雨露的滋潤一樣。在這一方招攬才俊,光榮地選拔人才,多次通過評論文學來慰藉那些漂泊無定的人。他們返廻朝廷時,車馬應該會得到特別的賞賜,在荒遠的邊地培養人才的功勣實在是很難得。

賞析

這首詩贊敭了周廷評、張大行等邊地育才的功勣。首聯描述了他們來自遠方,身負王命來到黔中。頷聯強調了培養人才的重要意義和他們所付出的努力。頸聯敘述了他們在儅地招攬才俊、評論文學的事跡以及對漂泊者的慰藉。尾聯則提到他們歸朝時應得到特殊賞賜,突出了在荒遠邊地培養人才的不易和功勣的卓著。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對他們的贊美和敬重之情。

盧龍雲

明廣東南海人,字少從。萬曆十一年進士。授馬平知縣,補邯鄲,治行爲諸縣之最。復補長樂,以忤權要,左遷江西藩幕。累官至貴州布政司參議。有《四留堂稿》、《談詩類要》。 ► 18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