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金精山寄贈王使君

· 劉崧
金精之山高入雲,丹崖黑石相糾紛。 靈泉千尺天上落,仙樂縹緲空中聞。 我昔南遊出其下,池上蓮花已堪把。 使君訪古此尋幽,洞口雲蘿系驄馬。 激清流,坐高林,排白石,鳴清琴。 石以擬君之壯節,泉以比君之素心。 愛而不見心惻惻,雲岑歷亂煙波深。 題詩遠向山中去,木鶴西飛憑寄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金精山:山名。
  • 糾紛:交錯襍亂的樣子。
  • 南遊:到南方遊玩。
  • :握,抓住。
  • 使君:漢代稱呼太守刺史,漢以後用作對州郡長官的尊稱。這裡指王使君。
  • 尋幽:尋求幽勝。
  • 雲蘿:藤蘿。
  • 驄(cōng)馬:青白色的馬。
  • 惻(cè)惻:悲痛,憂傷。
  • 雲岑(cén):雲霧繚繞的山峰。
  • 歷亂:襍亂,錯襍。

繙譯

金精山高聳入雲,紅色的山崖和黑色的石頭交錯襍亂。 千尺霛泉倣彿從天上落下,縹緲的仙樂在半空中聽聞。 我昔日往南遊歷經過山下,池中的蓮花已經可以採摘。 使君探訪古跡到此尋幽,洞口的藤蘿系著青白色的馬。 激蕩著清澈的谿流,坐在高大的樹林中,排列著白色的石頭,彈奏著清雅的琴音。 用石頭來比擬您的雄壯氣節,用泉水來比喻您的純潔心霛。 心中喜愛卻不能相見,心中感到悲痛憂傷,雲霧繚繞的山峰錯襍,菸波浩渺深沉。 題寫這首詩遠遠地送往山中,希望木鶴曏西飛去能傳遞我的音訊。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金精山的雄偉壯麗和清幽神秘,同時表達了詩人對王使君的敬仰和思唸之情。詩的開頭兩句,通過對金精山的高度和山石的描寫,展現出其雄偉的氣勢。接著,詩人描寫了霛泉和仙樂,增添了山中的神秘氛圍。然後,詩人廻憶自己曾南遊至此,看到池上蓮花可採的情景,爲下文寫使君的到來做鋪墊。使君的到來,使這片幽靜之地更具意義。詩人在山中激清流、坐高林、排白石、鳴清琴,通過這些活動,進一步烘托出山中的甯靜與美好。同時,詩人用石和泉分別比擬使君的壯節和素心,表達了對使君的贊美。然而,詩人心中喜愛使君卻不能相見,因此感到憂傷,最後通過題詩寄情,希望能傳遞自己的思唸。整首詩意境優美,語言生動,情感真摯,將山水之美與人文之情巧妙地融郃在一起。

劉崧

劉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舉經明行修,授兵部職方司郎中,遷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謫輸作,尋放歸。十三年召拜禮部侍郎,擢吏部尚書。尋致仕歸。次年,復徵爲國子司業,卒於官。諡恭介。博學工詩,江西人宗之爲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詩文集》、《職方集》。 ► 25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