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懷丹霞記汝書記

壁立千峯不可攀,懸藤垂綆到人間。 僧祇繭足多年力,記室科頭盡日閒。 開檻時臨飛鳥背,扶筇定傍夕陽還。 隨緣且就支公樂,何處高風爲買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僧祇(sēng qí):梵語“阿僧祇”的省稱,意爲無數,無量。
  • 記室:古代官名,掌琯章表書記文檄。
  • 科頭:不戴帽子,光頭。
  • 筇(qióng):一種竹子,可以做手杖。

繙譯

山峰陡峭壁立,千峰聳立難以攀登,衹有懸掛的藤條和垂下的繩索連接著人間。 僧人們經過多年的努力,艱辛脩行,書記官光頭整日清閑。 打開欄杆時正對著飛鳥的脊背,扶著竹杖一定要在夕陽西下時歸來。 順其自然暫且享受支公的快樂,哪裡有高潔的風範能夠用來買山歸隱呢。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丹霞的壯美景色以及其中的人物和生活。首聯通過描寫山峰的高峻和難以攀登,以及懸藤垂綆的景象,展現出其險峻和神秘。頷聯對比了僧人的努力脩行和記室的清閑,可能暗示了不同的生活狀態和追求。頸聯描述了在高処臨飛鳥背的情景以及夕陽下扶筇而歸的畫麪,富有意境。尾聯表達了詩人對隨緣自在的支公之樂的曏往,同時也流露出對高潔風範和歸隱之地的思考。整首詩既有對景色的描寫,又有對人物和情感的表達,意境深遠,給人以思考和遐想的空間。

黎彭祖

黎彭祖(一六二九--?),字務光。番禺人。遂球次子。明思宗崇禎間貢生。著有《醇曜堂集》。清同治《番禺縣誌》卷四二有傳。 ► 5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