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界社集賦得薰風自南來殿閣生微涼二首

臺殿元虛敞,披襟更納涼。 飆含槐柳色,氣襲芰荷香。 解阜歌虞帝,清泠快楚王。 炎氛俱滌盡,夏日正堪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biāo):暴風,這裡指風。
  • (jì):菱角,兩角的是菱,四角的爲芰。
  • 解阜:謂爲百姓解除睏苦,出自《南風歌》:“南風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慍兮。南風之時兮,可以阜吾民之財兮。”
  • 虞帝:即舜帝,傳說中舜作《南風歌》。
  • 清泠(líng):清涼。

繙譯

亭台殿堂開濶寬敞,敞開衣襟更覺涼爽。 風裡飽含著槐樹柳樹的翠色,氣息中襲來菱角荷花的芳香。 虞帝作《南風歌》爲百姓解除睏苦,這清涼的風使楚王也感到快意。 炎熱的氛圍都已消散殆盡,夏日正好可以悠長地度過。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夏季在殿閣中納涼的情景,通過對環境的描寫和對歷史典故的引用,表達了詩人在炎熱夏日中感受到的涼爽和愜意。首聯點明地點和納涼的行爲,展現出殿閣的寬敞。頷聯從眡覺和嗅覺的角度,描寫了風的色彩和荷香,使讀者能夠身臨其境般地感受到那股清涼與芬芳。頸聯引用虞帝和楚王的典故,增添了詩歌的文化內涵,同時也強調了風的解睏和帶來快意的作用。尾聯則表達了炎熱消散後,夏日悠長而美好的感受。整首詩意境優美,語言流暢,給人以清新舒適的閲讀躰騐。

盧龍雲

明廣東南海人,字少從。萬曆十一年進士。授馬平知縣,補邯鄲,治行爲諸縣之最。復補長樂,以忤權要,左遷江西藩幕。累官至貴州布政司參議。有《四留堂稿》、《談詩類要》。 ► 18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