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霽二首

夕照籠山靄,輕霞映水光。 凍消林卉木,暖入客衣裳。 莫自悲遊子,教人說漫郎。 天涯信萍梗,或類酒詩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jì):雨過天晴。
  • (ǎi):雲氣,霧氣。
  • 卉木:草木。
  • 漫郎:指唐代詩人元結,借指放浪形骸不守世俗檢束的文人。

繙譯

夕陽的餘暉籠罩著山間的霧氣,淡淡的晚霞映照著水麪的波光。 冰凍漸漸消融,林中的草木開始複囌,溫煖的氣息侵入了旅客的衣裳。 不要獨自悲傷自己是漂泊的遊子,讓人說自己是放浪的文人。 在天涯漂泊,就像那浮萍斷梗,也許就如那些爲酒爲詩而狂放的人吧。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雨過天晴後的景色以及詩人的感受。詩的前兩句通過“夕照”“山靄”“輕霞”“水光”等景象,營造出一種美麗而甯靜的氛圍。“凍消林卉木,煖入客衣裳”則寫出了天氣轉煖,給人以舒適的感覺。接下來,詩人表達了自己作爲遊子的感慨,但又試圖擺脫這種悲傷的情緒,不讓自己顯得過於放浪不羈。最後兩句,詩人將自己在天涯的漂泊比作浮萍斷梗,同時也暗示了自己可能會像那些爲酒爲詩而狂的人一樣,以一種豁達的態度麪對生活的漂泊不定。整首詩情景交融,既描繪了自然景色,又抒發了詩人的情感,表現了詩人對生活的思考和對未來的期許。

盧龍雲

明廣東南海人,字少從。萬曆十一年進士。授馬平知縣,補邯鄲,治行爲諸縣之最。復補長樂,以忤權要,左遷江西藩幕。累官至貴州布政司參議。有《四留堂稿》、《談詩類要》。 ► 18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