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吳翁晉光祿考績二首

上林花正好,四月似芳春。 赴闕瞻天近,趨朝就日頻。 燕臺金結士,漢署玉爲人。 奏最如君幾,恩當次第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上林:上林苑,秦漢時期的皇家園林,這裏借指京城美好的環境。(「苑」讀音:yuàn)
  • 赴闕:指奔赴京城,朝見皇帝。(「闕」讀音:què)
  • 趨朝:上朝。
  • 就日:比喻對天子的崇仰或思慕,後用以輔佐帝王。
  • 燕臺:又稱黃金臺,相傳戰國時燕昭王築臺,置千金於臺上,延請天下賢士。這裏指招攬人才的地方。
  • 結士:結交士人。
  • 漢署:漢代的官署。
  • 玉爲人:形容人像美玉一樣美好、有品德。
  • 奏最:考績列爲優等,向朝廷上報。(「最」讀音:zuì)

翻譯

京城的花開得正好,四月彷彿美好的春天。 奔赴京城去朝見皇帝,感覺離天很近,頻繁地去上朝輔佐帝王。 在招攬人才的地方結交有才能的人,在漢代的官署中有着品德高尚如美玉般的人。 像您這樣考績列爲優等的能有幾個呢,您應當按次序得到新的恩寵。

賞析

這首詩是作者送吳翁晉光祿去考績時所作。詩的首聯通過描繪京城四月繁花似錦的美好景象,爲後文的敘述營造了一個宜人的氛圍。頷聯寫吳翁晉赴京朝見皇帝,表現出他對朝廷的忠誠和對職責的重視。頸聯提到燕臺結士和漢署的賢人,可能是在讚揚吳翁晉的才德和他所處的環境。尾聯則對吳翁晉的考績成績表示肯定,並認爲他理應得到新的恩寵。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開闊,表達了對友人的祝福和期望。

盧龍雲

明廣東南海人,字少從。萬曆十一年進士。授馬平知縣,補邯鄲,治行爲諸縣之最。復補長樂,以忤權要,左遷江西藩幕。累官至貴州布政司參議。有《四留堂稿》、《談詩類要》。 ► 18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