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丈:長度單位,十尺爲一丈。
- 曲阜(qū fù):地名,在今山東省曲阜市,是孔子的故鄉。
- 層岡:層層山岡。
- 翠壁:青翠的山壁。
- 蒼陵:青色的山陵。
- 芙蓉:此處比喻山峯的秀麗形狀。
- 長川:長河。
- 大澤:大湖沼。
- 重明:日月重放光明,此指光明普照。
- 不夜城:形容城市夜晚燈火輝煌,如同白天。
- 託根:紮根,比喻有所依託。
- 千齡:千年,形容時間長久。
- 鬆與柏:松樹和柏樹,象徵堅韌和長壽。
- 結廬:建造房屋。
- 高士:志行高潔之士。
- 得所如:得到適宜的處所。
- 移文:古代文體名,指行於不相統屬的官署間的公文。此處指用公文拒絕他人。
- 逋客(bū kè):逃客,此處指不受歡迎的人。
- 森森:繁密的樣子。
- 蘭玉:對他人子弟的美稱,此處可理解爲美好的人。
- 優遊:悠閒自得。
- 泉石:泉水和山石,指山水景色。
翻譯
高山萬丈直插天空,呈現出碧藍的顏色,曲阜的層層山岡環繞着青翠的山壁。青色的山陵各個方面都如削刻的芙蓉一般秀麗,山下可以看到長長的河流流向廣闊的湖沼。日月的光芒使這裏如同不夜城,這裏的松樹和柏樹紮根千齡,象徵着長久。在此建造房屋的高潔之士找到了適宜的處所,何必用公文拒絕那些不受歡迎的人呢。衆多美好的人有着更加美好的姿態,自然可以悠閒自得地享受山水景色。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壯麗的山水景象以及高士的悠然生活。詩的前四句通過對名山、曲阜的層岡、蒼陵和長川大澤的描寫,展現出大自然的雄偉與秀麗。「名山萬丈插天碧」表現出山的高大雄偉,「曲阜層岡環翠壁」則描繪了山岡的環繞和翠壁的美麗,「蒼陵面面削芙蓉」以芙蓉比喻山陵的形狀,增添了美感,「下見長川流大澤」則展示了山水相依的景色。
接下來的兩句「日月重明不夜城,託根千齡鬆與柏」,強調了這個地方的光明和生機,以及松柏所象徵的堅韌和長久。
後面的內容則轉向了高士的生活。「結廬高士得所如,何用移文拒逋客」表達了高士在這個美好的地方找到了心儀的住所,不需要拒絕他人。最後兩句「森森蘭玉更芳姿,自可優遊任泉石」,描繪了美好的人和悠閒自得的生活狀態,體現了對山水之樂的享受和對寧靜生活的追求。整首詩意境優美,語言生動,將自然景色與人物生活相結合,表達了對美好環境和悠然生活的嚮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