懶石二首

豐草長眠境獨幽,無營終日傍林丘。 任教說法通神理,不爲生公強點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無營:無所謀求。(營:yíng)
  • :靠近。(傍:bàng)
  • 生公:晉末高僧竺道生的尊稱。

翻譯

豐茂的草叢中,石頭彷彿在安靜沉睡,這裏的環境特別清幽。沒有任何的謀求,整日依傍着山林土丘。任憑他人講述佛法以通徹神妙的佛理,不會像當年的生公那樣,勉強地點頭認同。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懶石所處環境和其態度的描寫,營造出一種清幽寧靜的氛圍。詩中的懶石,豐草長眠,無營傍丘,體現出一種與世無爭、寧靜淡泊的姿態。「任教說法通神理,不爲生公強點頭」則進一步強調了懶石(也可視爲作者自己的一種象徵)的獨立思考和不隨波逐流的精神。整首詩語言簡潔,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閒適、自由生活的追求和對盲目從衆的否定。

盧龍雲

明廣東南海人,字少從。萬曆十一年進士。授馬平知縣,補邯鄲,治行爲諸縣之最。復補長樂,以忤權要,左遷江西藩幕。累官至貴州布政司參議。有《四留堂稿》、《談詩類要》。 ► 18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