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題壺山諸景十首有引沙堤橫玉

奇峯巀嶪駕洪濤,何必三山並戴鰲。 海若固應憐負重,化來此地轉孤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巀嶪(jié yè):形容山勢高峻。
  • 海若:古代神話中的海神。
  • 鰲(áo):傳說中海里的大龜或大鱉。

翻譯

奇異的山峯高峻聳立,凌駕於洶涌的波濤之上,何必要將蓬萊、方丈、瀛洲三座仙山並立,還要讓大龜馱着它們呢。海神海若原本就應該憐憫它負載重物,將它變化到這個地方,使它變得更加孤高。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壺山諸景中一座奇峯的雄偉景象。詩的前兩句通過與傳說中三山並戴鰲的對比,突出了這座奇峯的獨特和高峻,展現出其非凡的氣勢。後兩句則引入海神海若的想象,認爲是海若將這座山峯變化到此處,使其顯得更加孤高。整首詩意境壯闊,富有想象力,用簡潔的語言描繪出了大自然的神奇與雄偉。同時,也表達了詩人對這座奇峯的讚美之情。

盧龍雲

明廣東南海人,字少從。萬曆十一年進士。授馬平知縣,補邯鄲,治行爲諸縣之最。復補長樂,以忤權要,左遷江西藩幕。累官至貴州布政司參議。有《四留堂稿》、《談詩類要》。 ► 18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