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既望陳勳卿招同穆王二令公登龍津逍遙樓望西樵諸山既暮移酌於東軒就月漫賦二首
出郭陪幽賞,臨高望故山。
桑麻馴雉地,煙水釣魚灣。
舄欲淩風起,車留載月還。
客遊吾已倦,偏戀狎鷗閒。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既望:指農曆每月十六日。
- 郭:城外圍着城的牆。
- 桑麻:桑樹和麻。泛指農作物或農事。
- 馴雉:馴順的雉。(「雉」,讀音:zhì)
- 舄(xì):鞋子。
- 狎鷗:一種與人親近的鷗鳥,常用來比喻歸隱。
翻譯
走出城郭去陪同友人進行幽美的觀賞,登上高處眺望過去的山巒。 那是一片農桑繁盛、雉鳥馴服的地方,還有煙霧籠罩着的江水以及適宜釣魚的河灣。 鞋子似乎想要隨風飛起,車輛載着月光返回。 我已經對在外遊歷感到疲倦,偏偏眷戀着像與鷗鳥親近那般的閒適生活。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與友人出遊的情景以及內心的感受。首聯交代了出遊的背景和目的,即出城登高望故山。頷聯描寫了所望之地的景色,展現出一片寧靜祥和的田園風光。頸聯中「舄欲淩風起」富有想象力,「車留載月還」則營造出一種浪漫的氛圍。尾聯表達了詩人對閒適生活的嚮往和對遊宦生涯的疲憊之感。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和內心感受的抒發,傳達出詩人複雜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