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郭光祿招同樑戶曹譚比部宴集別後索贈賦此

觸熱寧容褦襶來,不妨河朔自深杯。 文談似共憐三益,鄉錯何須問五裁。 密坐棋枰消永日,薰風庭院隔炎埃。 歸時正美秦淮月,安得同君更酌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褦襶(nài dài):一種遮太陽的斗笠,後用來比喻不曉事,不懂人情世故或無能之人,這裏指怕熱而不願出門的人。
  • 河朔:古代泛指黃河以北的地區,此處指飲酒作樂之地。
  • 三益:指良友,《論語》中有「益者三友」之說。
  • 鄉錯:「鄉」通「向」,「錯」通「措」,意爲過去的行爲或措施。
  • :斷定、判斷。
  • 棋枰(píng):棋盤。
  • 薰風:和暖的風,指初夏時的東南風。
  • 罍(léi):古代一種盛酒的容器。

翻譯

天氣炎熱,那些怕熱的人哪裏願意出門呢,而我們在這河朔之地盡情地暢飲。 愉快的交談好像大家都彼此珍惜良友,過去的行爲何須再去追問斷定。 大家緊密地圍坐在棋盤前消磨這漫長的夏日,和暖的風吹過庭院,隔開了炎熱的暑氣。 回去的時候,秦淮河上的月色正美,怎能不想和你再次一起舉着酒杯暢飲呢。

賞析

這首詩是詩人在夏日參加宴會後所作。詩的首聯描述了夏日的炎熱,但大家仍不懼酷熱前來相聚飲酒,表現出衆人的豪爽之情。頷聯強調了文談之樂,以及對友情的珍視,認爲大家如同益友般相處愉快,不必過於糾結過去的事情。頸聯通過描寫衆人在棋盤前消遣時光以及庭院中吹來的和暖之風,營造出一種閒適、愜意的氛圍,讓人暫時忘卻了夏日的炎熱。尾聯則以美好的秦淮月色爲背景,表達了詩人希望能再次與友人共飲的願望,體現了對這次相聚的留戀和對友情的珍視。整首詩語言流暢,意境優美,情感真摯,將夏日聚會的情景和詩人的感受生動地展現出來。

盧龍雲

明廣東南海人,字少從。萬曆十一年進士。授馬平知縣,補邯鄲,治行爲諸縣之最。復補長樂,以忤權要,左遷江西藩幕。累官至貴州布政司參議。有《四留堂稿》、《談詩類要》。 ► 18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