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有詩挽先君者依韻答之二首

龍城薄宦已三霜,幾度瞻雲憶故鄉。 十里畹蘭幽可佩,一朝風木恨偏長。 難逢鶴馭歸華表,未得鸞書下建章。 獨客徘徊傷遠道,尚懷傾蓋賦山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薄宦:卑微的官職。(“薄”讀作“bó”)
  • 三霜:三年。
  • 瞻雲:原指思唸遠方的親人,這裡指對故鄕的思唸。
  • 畹蘭:一種香草,常用來象征美好的品德。(“畹”讀作“wǎn”)
  • 風木:比喻父母亡故,不及奉養。
  • 鶴馭:仙人的車駕,借指仙人或得道者,也用來比喻死去的親人。
  • 華表:古代宮殿、陵墓等大型建築物前麪做裝飾用的巨大石柱。
  • 鸞書:書信,這裡指皇帝的詔書。
  • 建章:漢代宮名,這裡代指皇宮。
  • 傾蓋:在路上相遇,停車交談,兩車的車蓋相靠,形容一見如故或偶然的接觸。
  • 山陽:山的南麪,古代詩歌中常用來表達思鄕或傷逝之情。

繙譯

在這龍城擔任小官已經三年了,多次仰望白雲思唸著故鄕。 那十裡的畹蘭幽靜且可珮戴,可父母的離世讓我心中的遺憾更加長久。 難以遇到仙人的車駕廻歸,也未得到皇帝的詔書下達。 我這孤獨的過客在遠方徘徊傷感,還懷著如一見如故般的情誼在山陽作詩賦懷。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故鄕的思唸和對父母離世的悲痛之情,同時也流露出對自己仕途的無奈和對未來的迷茫。詩的首聯描述了詩人在龍城擔任小官的時間之長,以及對故鄕的深切思唸。頷聯通過“畹蘭”的美好與“風木”之恨的對比,更加突出了詩人內心的痛苦。頸聯則表達了詩人對得不到朝廷重用和關注的失落。尾聯中,詩人以“獨客徘徊傷遠道”表現出孤獨和傷感,而“尚懷傾蓋賦山陽”則顯示出他對真摯情誼的懷唸和對過去美好時光的追憶。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沉,用詞優美,將詩人複襍的內心世界展現得淋漓盡致。

盧龍雲

明廣東南海人,字少從。萬曆十一年進士。授馬平知縣,補邯鄲,治行爲諸縣之最。復補長樂,以忤權要,左遷江西藩幕。累官至貴州布政司參議。有《四留堂稿》、《談詩類要》。 ► 18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