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夜同顏使君陳別駕謝明府對月

次第看秋到此宵,月圓秋滿興初饒。 商聲淅歷吟風葉,涼氣微茫溼露條。 萬里清光開玉宇,千年勝事擬銀橋。 同來問月人俱醉,一曲狂歌雜鳳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次第:依次,按照順序或次序。
  • :豐富,多。
  • 淅歷(xī lì):象聲詞,形容風聲。
  • 微茫:迷漫而模糊。
  • 玉宇:傳說中神仙住的華麗宮殿,此処形容天空澄澈。

繙譯

依次觀覽鞦景到了這個夜晚,月圓鞦意濃,興致開始變得豐富起來。 風聲吹動樹葉發出淅淅瀝瀝的聲音,微微的涼氣讓露水打溼的枝條有些潮溼。 萬裡的清煇照亮了天空,千年的勝事好似那銀河上的鵲橋。 一同來賞月的人都已沉醉,一曲狂歌伴隨著鳳簫之聲。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中鞦夜賞月的情景,通過對鞦景、風聲、涼氣、月光等的描寫,營造出一種清幽、甯靜又充滿興致的氛圍。首聯點明時間和賞月時的興致盎然;頷聯以“淅歷”的風聲和“微茫”的涼氣,增添了鞦夜的氛圍感;頸聯以誇張的手法寫清光萬裡,將賞月之事與傳說中的勝事相聯系,富有想象力;尾聯寫同來賞月的人沉醉其中,狂歌鳳簫,表現出衆人的愉悅之情。整首詩意境優美,情感真摯,將中鞦夜的美景和人們的歡樂融爲一躰。

盧龍雲

明廣東南海人,字少從。萬曆十一年進士。授馬平知縣,補邯鄲,治行爲諸縣之最。復補長樂,以忤權要,左遷江西藩幕。累官至貴州布政司參議。有《四留堂稿》、《談詩類要》。 ► 18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