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口山居雜興六首

· 劉崧
夙好慕山水,幽尋每忘疲。 茲晨遂棲止,乃在山之陲。 維時屬秋杪,萬壑斂寒姿。 煙巒既合沓,風磴亦紛披。 窈窕幽谷陰,秀木自成帷。 俯聽流泉響,仰看浮雲馳。 夐與人世遠,允契遁者期。 永言適所性,庶以靜自怡。 便當謝城市,去去從此辭。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1. (miǎo):樹枝的細梢,這裏指末尾、末端。
  2. 合沓:重疊、堆積的樣子。
  3. 風磴(dèng):風中的石級。
  4. 紛披:雜亂而分散地分佈。
  5. 窈窕(yǎo tiǎo):形容女子文靜而美好,這裏形容山谷幽深。
  6. (xiòng):遠。
  7. 允契:符合,契合。

翻譯

我向來喜愛山水,每次去幽靜之處探尋都忘記疲倦。今天早晨終於得以停留歇息,就在山的邊緣地帶。這時正屬秋末,衆多山谷呈現出收斂寒冷的姿態。煙霧籠罩的山巒層層重疊,風中的石級也紛亂地分佈着。幽深的山谷背陰之處,秀麗的樹木自然形成了帷帳。低頭傾聽泉水流淌的聲響,擡頭觀看浮雲飛馳。這裏與人間塵世相隔甚遠,正符合隱遁者的期望。我想說這正適合我的本性,希望能讓自己在寧靜中感到愉悅。應當告別城市,從此離去。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水口山居的所見所感。詩中通過對山水景色的細膩描寫,如「萬壑斂寒姿」「煙巒既合沓,風磴亦紛披」「俯聽流泉響,仰看浮雲馳」等,展現了秋末山水的寧靜與幽美。同時,詩人表達了對山水的熱愛和對塵世的遠離之意,「夐與人世遠,允契遁者期」「永言適所性,庶以靜自怡」「便當謝城市,去去從此辭」等句,體現了詩人追求寧靜、契合本性的心境。整首詩意境優美,語言清新自然,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的嚮往和對內心寧靜的追求。

劉崧

劉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舉經明行修,授兵部職方司郎中,遷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謫輸作,尋放歸。十三年召拜禮部侍郎,擢吏部尚書。尋致仕歸。次年,復徵爲國子司業,卒於官。諡恭介。博學工詩,江西人宗之爲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詩文集》、《職方集》。 ► 25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