賜飛魚服

都門爭御袞衣頻,又見中朝錫服新。 光奪彩雲搖劍佩,喜傳丹陛動簪紳。 尚方篋笥優承詔,五色文章穩稱身。 明到集賢歡晝錦,白衣誰道是山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都門:京城的城門,亦指京城。
  • 袞(gǔn)衣:古代帝王及上公穿的繪有卷龍的禮服。
  • 錫服:賜予官服。
  • 彩雲:絢麗的雲彩,這裏形容飛魚服的光彩。
  • 丹陛:宮殿的臺階,借指朝廷。
  • 簪(zān)紳:古代官員的冠飾,借指士大夫。
  • 尚方:古代制辦和掌管宮廷飲食器物的官署。
  • 篋(qiè)笥(sì):藏物的竹器。
  • 集賢:集賢殿書院的省稱,掌刊緝經籍,搜求佚書。

翻譯

在京城,人們爭相迎奉穿着禮服的人很是頻繁,如今又看到朝廷賜予新的官服。 那光芒勝過絢麗的彩雲,使劍佩搖曳生輝,喜悅的消息在朝廷上傳開,讓士大夫們都爲之激動。 從尚方官署的竹箱中優厚地接受詔令,這五色花紋的官服十分合身。 明日到集賢殿書院歡慶榮耀,身着白衣的人,誰又能說他只是個隱士呢。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朝廷賜飛魚服的場景,表達了一種榮耀和喜悅的情感。詩的首聯通過「都門爭御袞衣頻」表現出京城中人們對禮服的尊崇,以及「又見中朝錫服新」點明朝廷賜新服之事。頷聯「光奪彩雲搖劍佩,喜傳丹陛動簪紳」以生動的筆觸描繪了飛魚服的光彩奪目和人們得知賜服後的喜悅之情。頸聯「尚方篋笥優承詔,五色文章穩稱身」描述了從尚方獲得賜服的優厚待遇以及官服的合身與精美。尾聯「明到集賢歡晝錦,白衣誰道是山人」則展望了明日在集賢殿歡慶的場景,同時也暗示了獲賜飛魚服者將告別隱士般的生活,步入朝堂,展現出一種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宏大,通過對賜服這一事件的描寫,反映了當時的社會風貌和人們對功名的追求。

盧龍雲

明廣東南海人,字少從。萬曆十一年進士。授馬平知縣,補邯鄲,治行爲諸縣之最。復補長樂,以忤權要,左遷江西藩幕。累官至貴州布政司參議。有《四留堂稿》、《談詩類要》。 ► 18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