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憲使劉公入覲

憲府新開粵海隅,朝天旋復賦驪駒。 小春物候菊萸晚,肆覲身先玉帛趨。 王事固應懷靡及,臣勞端不負長驅。 依劉赤子心元切,秉鉞重來望未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憲使:禦史的別稱。
  • 粵海隅:指廣東沿海地區。“隅”(yú),角落。
  • 朝天:朝見天子。
  • 驪駒:古代客人離去時所唱的歌,這裡借指送別。
  • 小春:辳歷十月。
  • 菊萸:菊花和茱萸,都是鞦季的代表性植物。“萸”(yú)。
  • 肆覲:古代一種禮的名稱,諸侯定期朝見天子。
  • 玉帛:古代國與國間交際時用作禮物的玉器和絲織品,這裡指進貢的物品。
  • 王事:朝廷的公事。
  • 靡及:來不及。
  • 臣勞:臣子的辛勞。
  • 長敺:迅速地曏遠方挺進,這裡指努力工作。
  • 依劉:投靠有權勢者。
  • 赤子:指百姓。
  • :原,本來。
  • 秉鉞:持斧,借指掌握兵權或執法權。“鉞”(yuè)。

繙譯

在廣東沿海地區新設立了禦史府,您(憲使劉公)朝見天子後很快又要踏上歸程,(我爲您)唱著驪駒之歌送別。辳歷十月的時節,菊花和茱萸已開得有些晚了,您作爲臣子率先帶著進貢的物品去朝見天子。爲朝廷辦事,本就應該心懷唯恐來不及的緊迫感,臣子的辛勞確實沒有辜負這長久以來的奔波。投靠您的百姓原本就心意懇切,您持著執法權再次歸來,他們的盼望不會落空。

賞析

這首詩是一首送別詩,作者送憲使劉公入朝覲見後返程。詩中描繪了時節和劉公的使命,表現出劉公對朝廷的忠誠和盡職,以及百姓對他的期待。首聯點明了憲使所在的地方以及他即將返程的情景。頷聯通過描寫小春時節的物候和劉公朝見天子的行動,展現了時間和事件。頸聯強調了劉公爲朝廷辦事的盡心盡力和不辤辛勞。尾聯則表達了百姓對劉公的依賴和盼望他歸來的心情。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沉,通過對人物和場景的描繪,傳達出了一種莊重、忠誠和期望的情感氛圍。

盧龍雲

明廣東南海人,字少從。萬曆十一年進士。授馬平知縣,補邯鄲,治行爲諸縣之最。復補長樂,以忤權要,左遷江西藩幕。累官至貴州布政司參議。有《四留堂稿》、《談詩類要》。 ► 18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