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學憲:對學政的尊稱。(注:「憲」,拼音:xiàn)
- 隱淪:指隱士。
- 衡門:橫木爲門,指簡陋的房屋。
- 囂塵:喧鬧揚塵,這裏指塵世的紛擾。
- 秉憲:執掌法令。
- 臺:指御史臺,古代的監察機構。
- 客:指客人,這裏指學政。
- 持竿濮上人:指釣魚的隱士,這裏作者自比。(注:「濮」,拼音:pú)
- 盤薦:用盤子獻上。
- 青蔬:青菜。
- 抽近圃:從附近的園圃中採摘。
- 牆過:隔着牆送來。
- 濁酒:用糯米、黃米等釀製的酒,較混濁。
- 大雅思論舊:暢快地談論過去的事情。
- 那得:怎能。
- 披襟:敞開衣襟,比喻心情舒暢。
- 任真:保持自然的本性,真誠坦率。
翻譯
在城邊幽靜的地方安閒地居住着隱士,簡陋的家門長久地隔絕了塵世的喧囂。沒想到執掌法令的御史臺學政大人,會來拜訪像我這樣持竿釣魚的隱士。盤子裏獻上的青菜是從附近的園圃中剛剛採摘的,隔着牆送來的濁酒是東鄰的饋贈。若不是因爲想要愉快地談論過去的事情,怎能如此心情舒暢、真誠坦率地相處呢。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幽靜的隱居環境,以及作者與學政之間特殊的交往。詩的首聯描寫了隱居之地的清幽寧靜,遠離塵世紛擾。頷聯中,「何期」一詞表現出作者對學政來訪的意外之喜,同時也顯示出他們之間身份的差異。頸聯通過描寫盤中的青菜和東鄰的濁酒,展現出樸實的生活場景和鄰里之間的友好情誼。尾聯則強調了他們之間能夠真誠交流、暢快談論的緣由,表達了作者對這種純真交往的珍視。整首詩語言簡潔,意境清新,情感真摯,體現了作者對隱居生活的滿足和對友情的重視。
蕭應魁的其他作品
- 《 登淮上樓有懷 》 —— [ 明 ] 蕭應魁
- 《 送少司馬王公赴任留都 》 —— [ 明 ] 蕭應魁
- 《 元日陳我度侍御枉顧賦謝 》 —— [ 明 ] 蕭應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