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行旅:指旅客。
- 蕭蕭:指馬鳴聲。
- 須髯(rán):絡腮衚子。
- 茸帽:皮帽。
- 駝裘:用駱駝皮做的衣服。
繙譯
野外的橋邊道路迷矇,雪剛開始聚集,出行的旅客騎著馬,馬蹄聲蕭蕭,行進很急促。北風吹來,臉上的衚須都感到寒冷,皮帽和駝裘有一半都被沾溼了。樹木的表皮、石頭的稜角都結著冰,亮晶晶的,每走十步就要退九步,這是何等的辛苦艱辛。哪裡知道在路旁的茅屋下麪,沒有閉門高臥的人呢。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雪山行旅圖。詩的前兩句通過“野橋”“雪初集”“行旅蕭蕭騎行急”等描寫,營造出一種路途艱難、匆忙前行的氛圍。接下來的兩句進一步刻畫了旅行者在寒風中艱難前行的情景,“北風吹麪須髯寒,茸帽駝裘半沾溼”,突出了天氣的寒冷和旅行的艱辛。“木皮石角冰粼粼,十步九卻何苦辛”則詳細描述了道路的艱險,結冰的路麪讓行人擧步維艱。最後兩句“安知道傍茅屋底,不有閉門高臥人”,通過對比,引發人們對不同生活狀態的思考,也爲整首詩增添了一絲深意。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生動地展現了雪山行旅的艱難情景以及詩人對生活的感悟。